惠安春蕾女生卢惠馨:“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04.06.2015  19:14

   惠安春蕾女生卢惠馨——

   “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见到卢惠馨时,她正在上课,今年高二的她已经早早开始了针对高考的紧张复习。得知记者此行的目的时,她笑得有些害羞,脸上满是花季少女应有的天真与烂漫,这让人很难想像,她出生在一个外人看来可能并不幸福的家庭。

  卢惠馨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从小她和身患残疾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女俩基本没有生活来源,全靠舅舅等亲戚资助。在卢惠馨小学2年级时,惠安县妇联将她列入“春蕾计划”,帮助她们母女俩。

  然而,母女俩的生活仍然拮据。在卢惠馨家中,记者看到,在这套有些老旧的房子里只陈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仅有的家电是一台电视、一台洗衣机和两台电风扇。就算如此,卢惠馨却显得非常乐观。

  “我知道自己的家庭环境并不好,因此我得更加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抱着这样的信念,卢惠馨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据她现在的班主任陈思明老师介绍:“惠馨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五名。作为班干部,她与同学们相处很融洽,为人处世可圈可点。”

  为了让卢惠馨能安心学习,陈老师为她申请了学费减免等各类学校资助,学校还为卢惠馨办了一张食堂的免费卡,帮她减轻生活负担。卢惠馨自己也很争气,不仅多次获得奖学金,还先后在2012年、2013年被评为惠安县三好学生、福建省三好学生。

  现在,面对快要来临的高考,卢惠馨也有自己的计划。虽然还不知道要考哪所大学,但她已经将专业锁定为经济、工商管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常常读书到深夜12点。

  “由于小时候长期营养不良,她身体不太好,有中度贫血,休息不好的话更影响学习。”看着女儿用功读书的模样,母亲很是心疼。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她们,让她能治好女儿的病,但卢惠馨已经想着要帮助别人了。

  “我一直都记得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比如妇联的阿姨和姐姐们。以前她们没空来看我的时候我会自己去妇联和她们说说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候实在没空了就写信。”卢惠馨说:“我希望工作以后,也能像她们一样,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让这份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本报记者 郭雅莹

   新闻资料

   “春蕾计划”

  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女童的公益项目——“春蕾计划”。1995年以来,泉州市妇联通过结对资助、举办“春蕾夏令营”、援建“春蕾幼儿园”、开设“春蕾班”等形式,推进“春蕾计划”的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发放善款达1881万元,资助女童达4.5万人次;共筹集、争取到援建资金103万元,援建春蕾幼儿园8所、春蕾幼儿班3个;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援建春蕾小学1所、春蕾班2个、爱心书屋8个,为春蕾女童受教育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