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情暖少年心 爱心铺就归家路

26.11.2015  18:31
  冬日的下午,13岁的男孩刘祥祥(化名)和母亲来到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计生办,腼腆地告诉母亲:“这些,就是照顾了我很多天的爷爷和阿姨们。”当男孩接过3000元的生育关怀金时,母亲感动万分地表示:“我的孩子真的很幸运能遇到你们!你们能够对一个陌生的孩子照顾得这么周到,我这个当妈的,无论再怎么累,也一定会让孩子好好成长的。”   就在2015年10月的某日,福州市仓前街道办事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由仓山区上渡派出所的民警护送来的一个男孩。据民警介绍,该男孩流浪街头,昨晚是在救助站过夜的,因为他的户籍地在仓前街道,就把他送到仓前办事处来了。经计生办人员查询,该男孩的父亲确实是本街道居民,可是当大家想把男孩送回父母身边时,男孩的回答让大家都惊呆了——“我不想去爸爸家,也不想去妈妈家!我没有家,我宁可去福利院!”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昨晚在救助站过夜的有7个男孩,他们都是孤儿,只有我有父母,但我感觉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究竟是什么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经过温言软语的劝慰,我们终于得知了详情:男孩刘祥祥2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孩子被判跟随母亲生活。不久前母亲摔伤了脚行动不便,从暂住的处所被赶出来,没有收入、没有安居之地,激愤之下将孩子推给生父就不再理会他了;而生父早已组建新的家庭并再生育了一女儿,现配偶感觉被欺骗而不忿,乘着孩子去军训期间关门落锁。刘祥祥无家可归,伤心绝望之下流浪街头,幸而被好心人送去救护站。   知悉详情后,仓前街道计生办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首先是与刘祥祥就读的学校取得联系,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处了解到刘祥祥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和同学相处也时有不愉快的纠纷,这或许是单亲家庭孩子特有的心态吧,我们请学校老师为刘祥祥做心理疏导,告诉他遇到问题要及时跟老师和朋友沟通倾诉;紧接着是立刻向街道领导汇报情况,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后,街道领导决定,暂时将刘祥祥安置在街道值班室住宿,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和生活保障,尽快联络孩子的亲人来把孩子领回去。   街道工作人员都非常关心刘祥祥的日常生活,嘘寒问暖,帮他安置床铺被褥、桌椅器具,几位年长的女性工作人员自觉担任起慈母的角色,一日三餐为他带来可口的饭菜并每天帮孩子清洗衣物,让孩子感受到久违的母亲的温暖。   社区计生干部联系上了刘祥祥常年在外出差的生父,请他赶快回福州来。几天后,街道计生办、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邀约刘祥祥的生父、生母,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司法所的干部首先严肃批评了他们两人的行为,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婚姻状况的变动而改变,父母遗弃未成年的子女是犯法的,如果生活确实有困难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变更抚养关系等;计生办的干部向两人转述了刘祥祥刚到街道时所说的那句“我感觉我和那些孤儿是一样的!”看着眼前两人垂下头,露出悔恨的神情,又趁热打铁地进一步强调:10岁的少年正处于三观定型的重要阶段,如果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父母的教育而误入歧途,一生都将会受到影响,而做父母的心中又何尝不会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经过街道干部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的几番长谈,孩子生父、生母的态度均有了明显的好转,母亲反省自己意气用事,答应将孩子接回身边抚养;同时,街道计生协会从街道生育关怀公益金中拨款3000元,给予孩子紧急救助,以解该母子的燃眉之急。   从刘祥祥来到仓前街道到被母亲接走,头尾正好10天。10天里,仓前街道计生办用真挚的关爱、不懈的努力,为这个迷失在人生三岔路口的孩子,铺设了回家之路,帮助他走出心理阴霾,重拾生活信心。刘祥祥跟随母亲离开时,一步三回头,表现出对街道工作人员强烈的依依不舍之情,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有的开朗的笑容。(王   冰 侯思玮)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