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朋友圈出现这些信息,不要信!

23.11.2015  19:20

   宁德网消息( 记者 郭晓红 10月份的朋友圈,都出现了哪些谣言?你有“中招”吗?日前,微信官方辟谣中心发布了《十月朋友圈谣言TOP10》。与9月相比,10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虽然有所降低,但数量仍高达139万余次。从发布的报道来看,微信官方团队每个月处理的谣言类别大多集中在失实报道、食品安全、科学常识这几大类信息上。10月份,微信处理失实报道占比33%,其次分别为科学常识16%,食品安全15%;另外人身安全与儿童走失类也成为“谣言界”的常客,如去年就被辟谣过的“世纪家园3岁女童被拐”,至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分分钟消费着大众的爱心。

   提醒:  

   以下这10条谣言,您就别转了

  10月份朋友圈里出现最多次的谣言依次是:微信朋友圈降权(举报处理153210次);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举报处理120256次);抵制日本电影《贞子3D》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上映(举报处理101129次);鸡蛋混合玻璃水阻挡视线,容易被人拦车抢劫(举报处理99109次);小偷用香皂迷晕人入室盗窃(举报处理96585次);世纪家园3岁女童被拐(举报处理94780次);2016年春节火车票即将涨价(举报处理85365次);微信成立5周年,转发消息有奖励(举报处理77529次);地暖有辐射会致病(举报处理72108次);柿子+酸奶致死(举报处理69176次)。

  10条谣言中,许多都是“老面孔”,如“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这条消息从去年开始,就在宁德朋友圈里热传。传“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呼吁小孩发热不要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有小孩服用后发生瑞氏综合征,四个抢救无效死亡。”事实是,宁德晚报不止一次进行核实辟谣,市中医院并无此医生,而且,布洛芬其实是儿科首选的退热药之一,是治疗孩子发热的一款常用药。全国各大医院也都有使用,其合理使用安全性不言而喻。

  还有如“用香皂迷晕人入室盗窃”“世纪家园3岁女童被拐”这些“老掉牙”的谣言,换了“新马甲”之后接着编:“上门推销香皂”变成“上门清洗抽油烟机”“上门填表格”等,内容都是迷晕人之后入室抢劫;而小孩也是“丢了又丢”,地点遍布全国,从“世纪家园”“万达广场”到大连、昆明,唯一不变的就是联系人永远是“张静杰”。

   疑问:  

   为什么传谣容易辟谣难?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什么谣言特别容易被接受而且传播速度极快,而辟谣往往没人在意呢?有专家指出,谣言的生命力来自于人们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无数次地告诉你,某件事是真的,那么你很可能得出结论,这个人的意见也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成功的谣言往往扎根于普遍性的担忧、恐慌,除此之外,传播甚广的谣言往往还是“有用的”或者“有趣的”。这些特性都大大激发了人们传播的欲望。和谣言不负责任地通过夸张、渲染,影响受众的情绪相比,辟谣文章则更多地诉诸理性。对于一般的谣言,人们还可以通过简单搜索等方式去求证消息来源的可靠程度,但到了科普信息的范畴,就增加了诸多困难。科普文章一般是从学术论文衍生而来,但即便是拥有高学历的博士,能看得懂自己专业以外的学术文章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科普流言,大众只能依赖于一些有公信力的渠道来辟谣。

   支招:  

   如何快速辨别谣言

  对待无法确定真伪的信息时,不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你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辨别:

  首先看是否为“老帖”。这类谣言往往具有重复传播的特点,经常是一些陈年旧帖,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再次传播。

  其次看消息源是否可靠,这是判断是否是谣言的重要标准。谣言的消息源往往专业性不强,以被举报的谣言为例,可以看出其信息源多是一些段子手账号,其一贯的发帖内容都比较“水”,并不具备专业背景。

  最后,判断一条微信文章是不是谣言,其实并不难。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结论让你很害怕,默认它就是谣言;然后去看发帖的微信号是谁;文章中结论是什么专家给的;文章的论证格式是专业还是花里胡哨的,这样可以排除至少90%以上被谣言欺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