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岁男童患眼癌左眼球被摘除 有家族遗传倾向

22.06.2014  17:43

  闽南网6月22日讯 昨天,2岁的小阳(化名)终于拆下了包扎在左眼的厚纱布,可以回家了。

    半个多月前,来自东山的他,因患眼癌住进了解放军第175医院。一周前,他的左眼球被摘除。

  小阳的父亲林先生说,小阳1周岁多的时候,眼睛就有些异常,“有些斜视,左眼的瞳孔颜色跟右眼也不大一样”。

  对这事,最先警惕起来的是小阳的奶奶。原来,20多年前,小阳的叔叔5岁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症状,被紧急送往第175医院后摘除了眼球,至今未发现其他异常。此外,小阳的爷爷在3岁时,也得过眼癌,“因当时老伴兄弟姐妹多,没钱医治,后来眼球烂掉,在卫生所处理而已”。小阳的爷爷45岁时因患肺癌去世。

  医生经过诊断,最终对小阳采取摘除眼球的处理,以防止发生转移。手术很成功,只是,小阳的左眼要永久地失去光明了。

   医生提醒

  解放军第175医院眼科中心游主任:眼癌的专业名字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虽较为罕见,但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幼儿恶性肿瘤。这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不过也有一部分是不可遗传型。

  视网膜母细胞瘤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病症,就是瞳孔的不正常外观,表现为白瞳,俗称“猫眼症”。其他病症还包括视力下降、青光眼、红眼及发育迟缓。有一些患儿会产生斜视。

  在当今世界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之一,95%~98%的患病儿童能够康复,并且超过90%的患者能存活至成年以后。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海都记者 苏禹成)

【责任编辑:徐匆】【值班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