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再获殊荣 成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近日,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思明区榜上有名,再添一块“招牌”——“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评选活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友好型城市,并从入围城市中选取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方面有代表性、影响性、典范性的生态文明典型案例重点宣传推介。最终,经过网络公示、专家建言、大众关注、媒体监测等环节评比后,产生了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园区)。
【荣誉】
思明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幸福工程先进项目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爱心超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项目(安康计划)、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城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美丽的文曾路在山林间穿过。
凤凰花开。
筼筜湖景致。(记者 姚凡 摄)
初秋,漫步思明城区,满目五彩斑斓。绵长的深水岸线,碧海、蓝天、沙滩、奇石、绿树,新鲜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是思明人的骄傲。
然而,“天生丽质”并不代表“终生美丽”。为保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在思明区的宏伟战略中,“生态文明”是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做好生态开发,思明区统筹全局,辩证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思明区以人为本,增进百姓福祉,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灵山秀水,思明区与生俱来,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做到绿色与经济齐飞。
作为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一员,思明的美丽,不是简单的“漂亮思明”,而是美在内涵,即不仅有外在的自然环境之美,更具有内在的精神之美,是环境美、社会美以及百姓美的内在统一。
如今,在思明区,人们推窗即景、开门见绿。漫步其中,公园棋布、绿带纵横、花团点缀,让人心旷神怡。
【环境美】
人与自然和谐有序
宁建公园不建高楼,思明区保护生态的背后,是执政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变化。去年,全区围绕“百姓富、生态美”,提升狐尾山等十大健身步道,新建了12个街心公园,新增园林绿地1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5%居全省前列。完成4个老旧小区和136条次支道路改造,整合了城区道路保洁权,道路机扫率名列全市第一。而在招商中,思明区变招商为“选”商,坚决将用地多、污染高、低水平的项目过滤在“绿色门槛”之外,今年上半年,思明区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1.4%。
市民在松柏公园休闲锻炼。(记者 王火炎摄)
自古有山之处,清净且自成一体;有水之处,灵秀且文化盛兴。在思明区,筼筜湖是最动人的眸子,也是厦门的城市“会客厅”。经过市委、市政府多年的治理,如今的筼筜湖,碧波荡漾,乘坐太阳能观光船徜徉湖面,不时可以看到跃起的鱼和飞翔的白鹭。岸边,绿荫环绕、花香隐隐,让人心醉。
太阳能观光船,是思明区在两年前开发的“筼筜雅游”旅游项目。这个项目秉承了三个“宗旨”——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提升;确保老百姓的休闲健体不受到影响;确保旅游环境和品质的提升。
思明区的生态美景,得益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思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思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宜居、宜游、宜学、宜商、宜业的‘五宜’思明建设持续推进”的发展目标。此后,一系列针对性强、具可操作性的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任务计划书等相继出台。
穿行鹭江道,身旁群落式植物层次分明;在湖滨北路,浓阴匝道,三角梅等鲜花芳菲烂漫;行走在莲前东路,是枝干遒劲、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在思明区,上至高架桥、摩天楼,下至道间沟渠,到处绿意盎然,鲜花烂漫;铁路文化公园、海滨公园鹭江道沿线、开元街道办后街心公园、官任路1号街心公园、后埭溪路湖滨南路口街心公园、西堤南三路、岭兜西路、鹭江道大同路口……一块块街头空地、荒地悄然变身街心公园。
生态文明建设,在做好“加法”,即增林扩绿的同时,思明区还积极做好“减法”,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大气污染治理,解决城市噪音、油烟、粉尘、餐桌卫生等污染问题,开展“安静小区”、“绿色小区”、“低碳社区”建设,拓宽中水回用途径,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城区。
【社会美】
和谐文明有利经济稳定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思明区率先转型升级、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作为厦门最老的城区,思明区在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为了加快城区协调发展,该区注重统筹兼顾、通盘谋划,从配套管理、基础设施、环境优化入手,延续城区历史文脉,促进优质资源在新老城区之间延伸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旧城旧村居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力求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能起示范作用,打造宜居思明、幸福思明。
小学路的改造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典范。(记者 王协云摄)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的和谐、全面、可持续的文明之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
曾厝垵,曾是厦门岛内一处偏僻的小渔村,进出以渔民为主,因为毗邻厦门大学,只有那么些搞艺术创作的学生或老师把这里视为挖掘灵感的源泉。随着环岛路的开通和2010年思明区规划“海鲜舫一条街”后,这里空前繁荣,700家不同商业形态的旅馆和小店陆续充实着这个村庄。这,就是“曾厝垵文创村”。如今,在公共议事理事会、文创村业主协会、曾厝垵文创会等自治组织带领下,大家美好家园齐共建、问题难题一起管、多元文化同兼容,打造成了“中国最文艺的小渔村”,创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小学苑社区,原是个无名无姓、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在“党员和事佬”的牵头发动下,居民们自发成立了居民自治议事委员会,大家一起找不足、出点子、修花园、管小区,展现出旧楼变新居、破路变平路、事务有人管、休闲有处去的“大改变”。
为了打造生态文明社会美,思明区推行社区减负放权、“以奖代补”激励制度,29个“房前屋后”美化项目顺利开展,曾厝垵、小学社区两个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更是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行动典范。
此外,思明区的社区网格化全面推进,96个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使用,服务管理更加贴近居民群众。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进一步提高,选送优秀社区工作者到香港和台湾地区培训,基层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社会的和谐之美,以平安、安全为保障。为此,思明区深化省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工作,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优抚体系深入民心,吸引企业捐助见义勇为基金207万元,涌现见义勇为人员31名。“城中村”治安整治有力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15%。筹建民兵应急救援分队,防汛、防台风和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同时,建立危房动态监管机制,完成安全隐患分布图编制,549户低保住宅老化电气线路得到改造。实现60%的街道达到省级安全示范社区标准,筼筜街道更是获评福建省首个“全国安全社区”,安全生产、交通、治安、消防事故伤害逐年下降,居民安全意识和素质持续增强,居民伤害数据稳中有降,安全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安全社区创建经验被全省推广。
【百姓美】
共山共水同享自然福祉
生态文明,让城区更美好。如今,思明区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秩序文明规范,城市服务逐年提升,城市品位正在升华,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人们:更具活力、更加进步的思明区正在迅速崛起。思明人在共山共水的区域里同享自然的福祉,找到可以慰藉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改造提升后,筼筜湖沿岸风光更加旖旎迷人了。(李鸾汉摄)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应是百姓美的一点写照。
在思明区,就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扶危帮困助人为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明城市义工。去年6月,思明区发起“感恩生活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他们走入试点社区、广场公园,设立义工服务点,用双手美化“房前屋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倾听群众建言献策,助力“美丽厦门”建设。如今,做义工已经成为许多厦门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所有思明人的共同努力下,连续三届,思明区以最高分荣获全省文明城区,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突出贡献。
“思明区越来越美,我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这是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百姓的幸福感,来自思明区实实在在的举措。“学有优质教育,劳有就业岗位、病有便民医疗、老有居家服务、住有优美环境、吃有安全食品、行有快捷交通”,这是思明区为全区人民未来五年勾勒的一幅美好蓝图。
一直以来,思明区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目前,思明区正在抓紧实施推进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抓紧出台低收入家庭帮扶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补贴办法,加大对大学生和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推进公办幼儿园和小学扩容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足问题。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帮助老百姓解决房前屋后的好事实事。抓好鼓浪屿、环岛路、东坪山的整治,老城区的“微更新”、“城中村”的改造提升、新城区的国际化建设,以及鹭江道——白城步行道、曾厝垵“渔桥”、辖区内公房统筹使用等公共配套项目的推进。 (厦门日报文/记者 陈冬 图/思明区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