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文明出行的榜样

05.05.2015  10:30

  传出两部旅游新规从“五一”起实施,当中有“不准在公众场合抠鼻子”等明文,可谓“事无巨细,悉就准绳”。结果,这则新闻被证实为拼头凑尾的不实报道。参与转载的国内媒体之所以“不假思索”,多少也反映出公众对于旅游陋习事件不绝的焦虑感。

  此事确实值得推敲,文明旅游指南之类本来就应“宜粗不宜细”,以防因制订过细而导致执行僵化的问题。毕竟,有些行为与素质高低无关,其中的误会出于习惯不同。就拿“喝汤不要发出声音”为例,日本人吃面条,稀里哗啦响声一片,面条越好吃,吃的声音越大,这是对厨师技艺的一种礼赞。又如,有些老外见人又亲又抱,管这叫“见面礼节”,倘有国人一时不适,能告他们“骚扰”吗?

  “文明出行”提了好些年,糗事至今不断,公众与其怒其不争气,不如抱以“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心态视之。一般认为“仓廪实而知礼仪”,但现实证明“富过三代,方懂穿衣吃饭”。有钱有时间出远门的,当中不少人本身素质不高,要让他们成为合格市民,所举办的培训尚需时日,何以指望他们出趟国门就能成为绅士?

  有网友说“禁抠鼻子”的规定“蛮搞笑”。言下之意,这跟“排排坐吃果果”的幼稚园教育有啥区别。与其跟思维模式已经定型的成人絮叨,还不如在孩子的行为养成上下功夫。不过,话又说回来,谁都知道教育重要,阅读、足球……啥事都要从娃娃抓起,可具体到如何落实,特别是涉及到思想观念问题,一样会吵得跬步难行。

  前些天,网上有则帖子“三岁幼儿的读物 家长称尺度太大是‘毒物’”,说洛阳一所幼儿园分发幼儿读物,由于里头有“妈妈洗澡慢腾腾,因为洗奶太费事”的字眼,有的家长“读起来都会脸红”。跟帖盖高楼,有的骂出版方变态白痴脑残,甚至是“毁掉下一代道德观”的“汉奸”。明事理的也有不少,说:孩子想的本来很纯洁,我们一定要用污浊的眼睛去看,遮遮掩掩不算,还给孩子错误的引导,难不成还要像过去一样对孩子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这则新闻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因此有人拜托媒体“儿童心理教育本来就不好做,别再为了点击率而误导群众”。从中也不难看出当前社会教育的一大怪:大人们宁肯去看“手撕鬼子”的神剧,也不愿孩子们去看《名侦探柯南》的“血腥”。

  当下中国人的许多问题,恐怕还需回到鲁迅文章中找些答案。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说,“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会颓唐半天。问题是,这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 己的子女”。

  对于“觉醒的父母”而言,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先生以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福建日报 谢海潮)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