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贵在“义”,工在“恒”

08.04.2016  11:47

  志愿服务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对个人而言在传递爱心的同时,也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和信念。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靠的是志愿者的奉献精神,通过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优势,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它是最直观、最生动的公益服务体现,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百姓分忧,为政府助力。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志愿服务在全社会有效展开,并形成共识,它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扩大志愿服务影响的有效途径,形成打得出、叫得响的品牌,就能更好地向外展示志愿服务的风采和成效,产生“明星”效应,打造既具有整体性、持久性和示范性,又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有效提升整体文明形象。 

  开展志愿服务离不开人,每位志愿者之于社会,无异于沧海一粟,但也正是由无数的沧海一粟,构成了川流不息,波澜壮阔的江河。社会需要志愿者,人类的发展需要志愿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志愿者用点滴爱心汇聚成道德洪流。但是,话说易,坚持难,有多少人心血来潮,风风火火地跑了几回、做了几回,之后便渺无影踪,坚持不下去了。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能真正坚持下来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是的,做一个真正的志愿者并不是在台上作秀,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捐一点点善款、送一点点东西就是了;她需要的是身体力行,到最苦、最累、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深入藏区的支教、救治医护人员、文化志愿者等等,在那种物资严重缺乏的地方开展工作,难度想象着都怕,但就是有许多援藏志愿者克服着迎难而上,以自己无怨无悔的苦与累书写人间大爱。一个真正的志愿者往往经历了这样的几个过程,从“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许多人的不能理解中“孤独”地坚持着,默默无闻、风雨无阻的付出和奉献着,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带动了更多的热心人走上志愿服务的爱心之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志愿服务,贵在义,工在恒。“”之所在,就是无私、付出、奉献,甘愿以无回报的劳动投入或者物质赠送,它是一种真诚自愿的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志愿服务也是一样,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不计得失地付出,尽己之力去服务更多、影响更多的人,比如公共场所少吸一支烟,你就为净化环境出了一份力;办公室内少开一次空调,你就为节约能源献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劝慰和祝福,你就为社会和谐出了一份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爱的坚持会让自己觉得没有虚度年华,生命充满价值,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让这它像阳光一样洒遍全社会的每个角落。 

  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不论时间怎么变,我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没有变。不论人们怎么变,我们的爱心没有变。时间在前进,志愿者们的精神,也再前进,他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杨新榕)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