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出诊摔断7根肋骨 忍痛2小时做手术

30.10.2014  11:59

  出诊摔断7根肋骨 忍痛2小时做完手术

  

  王英俊医生细心查看儿童病情

  人物名片

  “最美医生”提名奖获得者

  姓名:王英俊

  年龄:42岁

  籍贯:晋江

  职业:泉州市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

   核心提示

  时间就是生命。秉承着这份信念,从医18年来,福医大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王英俊兢兢业业,践行着医者仁心。原定采访的那天,他有5台手术要主刀。记者提前一天去采访,即便如此,采访也得随着他的查房问诊等间隙展开。

   三天婚假靠调班 选择儿科不后悔

  王英俊24岁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进入泉州市第一医院工作。“大家都说儿外科是哑科,患者群体特殊,风险度高,我选择时也没想太多,实践证明实际情况比大家说的更厉害。

  王英俊介绍,儿外科是个患者多、急诊多、医生少的冷门学科,医院年年招人,但几乎年年都招不到人。目前,科里七名医生清一色是男性。据悉,医学生毕业时不愿选择儿外科是因为孩子说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对其病情的判断只能靠家长和医生的观察,而小孩子的病情变化快且复杂;加之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一病,父母就着急紧张,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多年来,王英俊依旧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未曾动摇过。

  对此,王英俊的妻子多少还是抱怨过,因为他们连结婚的三天时间,都是丈夫通过调整值班时间换来的,所以她更不敢奢求丈夫请年假了。王英俊说,有时面对妻子一句“你什么时候能陪我们出去走走”的疑问和请求,他只能笑着敷衍过去。至今,他陪妻儿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厦门。

   按住断骨胸口 坚持做完手术

  今年2月13日零点刚过,电话铃声吵醒了已经入睡的王英俊,是医院的值班电话!电话那头,值班医生需要他尽快到医院指导协作一台手术。指示值班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后,王英俊迅速穿好衣服,骑着电动车赶往医院。

  当时下着大雨,风雨交加,格外冷,王英俊骑得飞快,脑海里分析着患者病状、可能要采用的各种手术方案:13岁的小女孩在其他医院治疗已经2天,未见明显好转,“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腹膜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手术,可能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突然,一声巨响打断了王英俊的思路,他还没反应过来,就从车上栽了下来,摔在冰冷湿漉的地板上。一阵眩晕过后,他才看到车子撞到了一个圆形的石墩。“胸口阵阵疼痛袭来,一时爬不起来,在地上坐了很久才缓了口气。想着手脚没什么事,就想应该能扛得过去。”他扶着石墩直起身来,正好医院的电话又打过来沟通手术准备的情况。

  从接到电话算起,不到15分钟,王英俊就赶到了医院。来不及多想,他到病房观察了患者。“小孩当时疼得哭闹不停,情况危急。”术前准备已经就绪,他立即进入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时,王英俊感觉自己身上的疼痛越来越厉害,一个拉钩、一个剪切的手术动作都引起钻心的疼痛,到最后,连呼吸都感到疼痛。他左手一直按着胸口,额头不停地冒汗,让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都觉得有些异样。但是手术还没完成,王英俊对自己疼痛的情况一句话也没提。手术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剩下关腹环节时,同事见其强忍疼痛的表情,就让他先休息,旁边的护士赶紧搀着他去拍片检查。诊断结果是“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7根)、肺挫伤,胸腔积液”,这个诊断结果让在场的人大为震惊。

   刻苦钻研医术 造福泉州病人

  2004年,王英俊前往北京儿童医院进修。一年中,他刻骨钻研,积极地向知名专家求教,“在我们这少见的病在大医院比较常见,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进修的良好表现,让他同年获得该院“最佳进修医师”的称号。而其进修回来后,扎实的专业水平使其能迅速独当一面,造福泉州的患病孩童。比如,原先医院做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时采取的是开肚子的方式,而进修后,他把病变肠从肛门后拖出来去除,“肚子没有刀疤,病情恢复也比较快。

  泉州市第一医院承担着县、镇级医院的对口帮扶任务。2012年,作为主治医师的王英俊主动请缨下乡到安溪湖头镇医院。拥有良好普通外科手术操作技术的他,主刀完成了61台手术,解除了农村群众长途异地就医之苦。76岁的林老伯当时患“左侧绞窄性斜疝”,由于家贫,一直拖延,直至“小肠坏死,腹膜炎、休克”才来就诊,他果断地给林老伯施行了“小肠部分切除+经腹腔左斜疝疝囊离断+疝修补术”,用最经济省钱的方案,挽救了老伯的生命。(泉州晚报 记者黄雅珊 张九强 文/图)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