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近日,朋友谈起他儿子,自从上了初中后,成绩日益下滑,才说了孩子两句,孩子竟然威胁说“压力太大,想要自杀!”这样话,或许是信口开河,或许是威胁,或许……近些年来,不难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许多类似的报道,不管这些报道是不是媒体博人眼球的噱头,还是已经成为一种真实的社会现象,这都不能不让忧从中来。
于目前的社会现实里,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因此对他们过分溺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温柔地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而在一些家庭里,有的父母长辈更是简单地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对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他们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儿童独立性培养……特别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尤为突出,处处都要孩子争“第一”,常常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他们片面地强调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儿童的品德、意志和挫折教育的培养。因此在儿童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胆怯不自信、任性、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儿童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影响到儿童成长时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帮助孩子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绝对急不来的。千万不要极左极右,要么过于溺爱;发现问题时,又过于严厉,急于求成,只重治标,不重治本。家长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多关注孩子,不能避而不谈,看到了问题,还要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建立彼此之间一种相互信任的情感纽带,如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长辈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参与家务,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如让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大人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家庭成员互相养成公开、坦率交流的习惯,在平等的民主家庭氛围里,当孩子信任父母,孩子就愿意主动向父母袒露心迹,遇到困惑时也会主动向父母求助。这样,家长才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干预,就能够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指导,帮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如孩子与小朋友、小同学之间发生了小摩擦、小纠纷时,大人们千万不要强势介入,而需要帮他们分析行为的对错,学着让自己去平衡、去解决问题,尝试一种人际的成功,建立自信,让孩子多些自我锻炼的机会,最后慢慢地养成情绪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
总而言之,只有帮助孩子自信的培养,增强孩子的自控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学会从容地应对挑战和压力,以培养儿童成长时期发心理健康。(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 杨新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