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济门遗址:古城门下聚风华 万国商贾铸辉煌
泉州城南的地下,曾安躺着一座古城门。这座迄今700多年的德济门,连接城南的古街深巷,承载泉州的海丝记忆,在潮起潮落、沧海桑田中,见证了宋元泉州城在海洋贸易中“一路南拓”的历史,写下了本地人与“万国商”和谐共处、携手发展的史诗篇章。
宝藏名片
德济门遗址南面紧临着晋江,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它建造于13世纪,14世纪中晚期(元、明两代)扩建,沿用了700余年,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也是城市南部商业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
德济门遗址全景
泉州网3月24日讯(记者 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实习生 林灿鑫 ■手绘图:樊云均)泉州城南的地下,曾安躺着一座古城门。
这座迄今700多年的德济门,连接城南的古街深巷,承载泉州的海丝记忆,在潮起潮落、沧海桑田中,见证了宋元泉州城在海洋贸易中“一路南拓”的历史,写下了本地人与“万国商”和谐共处、携手发展的史诗篇章。
700多年前,在南宋郡守游九功的倡导下,泉州古城南端的滨江岸线筑起条石城墙。城墙下的南门,一跃成为进出古城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彼时的泉州先民征程向大海,弄潮于波峰浪尖,披着一身骄傲的古铜色,把爱拼敢赢渗入血液;他们虔诚焚香、向妈祖祝祷,而后穿过德济门,把茶叶、瓷器、刺桐缎运出古城,扬帆远航,搏击商海。他们用勤劳、智慧和无畏照亮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走出去,也要迎进来。每年春夏之交,一拨又一拨海外番商乘着船舶借着季风,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抵达泉州的港口,然后换乘小船由水路前往城南。无数奇珍异宝随着泉州发达的海洋商贸活动,经由德济门运进古城。在满城刺桐花的映衬下,“迎番货”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成就了“金青龙、银聚宝”的佳话,也谱写了城南这片古代“自贸区”的繁荣。许多番商留了下来,他们侨居城南,把他乡作故乡,建起“泉南番坊”。后来在德济门遗址出土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外来宗教石刻,正是这段海上商贸史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优秀例证。
700多年来,德济门默默迎来送往,守护着这一片熙来攘往。20世纪初,随着泉州的发展建设,南城门不再使用,后毁于火灾。2001年秋,在泉州城南片区保护工程中,经考古发掘,这座被掩埋地下的城门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脚下,是绵延数百年的古城遗存;眼前,是别有韵味的市井烟火。如今,遗址旁建起了小广场,跳舞的大妈、散步的大爷、放学的学生、四面的游客,在这方厚重的大地上,上演着文物保护与在地居民和谐共生的新故事。
古城门下聚风华 万国商贾铸辉煌
宋代城墙
记者见闻
遗址恢宏大气 七座古城门唯一保留者
泉州古城的南端,有处闻名遐迩的德济门遗址。此处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也是泉州七座古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科学考古清理出来的城门遗址。
踏上天后路,在天后宫正大门的对面,眼前的德济门遗址呈垒石结构,一块块条石筑砌的古城墙,呈弧状向东西延伸。整座遗址坐北面南,与晋江水遥遥相对,一碑一石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具几分古朴厚重感。
遗址内,有一条深逾2米、宽约2米的壕沟。据一旁的展示牌显示,此乃宋代外城壕,后为元代内壕沟。河沟绿水悠悠,曾流淌数百载。一方明代“盘诘奸细”石碑,见证了泉州军民奋起抵御来犯之敌的烽烟往事。还有外形精美的抱鼓石、古朴的城门盖石以及大量旧建筑构件,让古城门哪怕只是遗址,也依旧显得恢宏大气。
遗址外,由花岗岩砌成的崭新广场,为古迹遗存让出了足够的“保护距离”。夕阳西下,春日暖风轻抚着人们的脸庞,刚放学的孩童在广场上嬉戏;父亲搂着孩子,指着眼前的石碑,讲述700多年前那仿若触手可及的历史;华灯初上,闲坐讲古的老人、弹唱南音的爱好者、跳广场舞的阿姨慢慢聚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在这里感受古迹魅力,乐享现代生活。在街坊们看来,这里就像一座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露天博物馆”。
时移世易,昔日迎来送往的古城门,如今已失去了它的防御功能,却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漫步其间,眼前宋、元、明、清各朝修建叠合而成的城门遗迹静默无声,历史的呼吸却随着那孩童的欢笑声,像被吹拂了千百年的风,时时带至耳边。
城墙基与内壕沟
专家讲述
记录古城向南拓展 留住城市“历史标本”
“德济门整体格局有过三次发展,它的建造和发展,与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密切相关。”回望古城南门数百年变迁史,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负责人娓娓而谈,在他的讲述中,一幅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泉南蕃坊”盛景图跃然纸上。
古城门盖石
古城南门熙来攘往 四海商贾云集“蕃坊”
时值南宋1230年,泉州古城南部人烟稠密,是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然而,当时的主政者南宋郡守游九功很头疼,因为每年江水泛滥时,城南常沦为一片泽国。为此,他在滨江一线加建了兼具防洪功能的城墙,史称“翼城”。
翼城城墙开设两门,其中之一,便是位于南端的德济门。北对天后宫,南临晋江水,地处蕃商来华上岸之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里一跃成为进入城市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
光阴如白驹过隙,在往后逾百年时间里,这道沿宋代晋江岸线呈弧状延伸的城墙和城门,成为无数商贾魂牵梦萦的终点。通过德济门,他们把载满奇珍异宝的船舶来货和各种精美的外销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或运出刺桐城。于是,“迎来送往”的南城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派繁华富庶的景象。
宋元以来,泉州海洋商贸活动的繁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侨居城南,城南很快崛起一片外来商贾聚居地,人称“泉南蕃坊”。元代就有文献记载为证:“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
到了元代1352年,因城市发展,德济门向外扩建;明代,德济门址增建瓮城,大大增强了城墙防御力;清代,瓮城墙基被重修加固,并一直沿用至20世纪中期,历时700年。
“德济门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从南宋郡守修筑翼城,到元明两代扩建,作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它实证了宋元泉州城市在海洋贸易促进下,向南部沿江区域拓展的事实,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痕迹,是宋元以来泉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标本。”天后宫文管处负责人表示。
外来宗教石刻
出土外来宗教石刻 佐证多元文化共存
随着泉州城市的发展建设,南城门不再使用,后毁于火灾。2001年秋,泉州城南片区保护整改工程正式启动,深藏地下数百年的古城门随之被发现。紧接着,精美抱鼓石、多元宗教文化石刻,一个个考古发现,很快引起轰动。
泉州市文物部门及时介入,并联合多个部门人员组成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半年后,一座结构完整、气势恢宏的古城门遗址呈现在世人眼前,考古完整揭露出13世纪以来的多次营建遗迹。
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唐宏杰主任曾参与德济门遗址的考古工作。他介绍,考古发掘中的德济门遗址,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由北向南分布着南宋城墙遗迹、内壕沟及古拱桥、元明城墙及城门、明代瓮城、外壕沟等遗迹,年代横跨南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
遗址中一方十七世纪刻有“盘诘奸细“的石碑
随之出土的,还有修城砖、石质建筑构件、明清铁炮、铁弹丸等文物,现场还发现一方17世纪刻有“盘诘奸细”四字的石碑,并发现大量的古代寺院建筑构件。考古专家据此推测,元明时期此地曾有寺院存在。
遗址中除了各朝代的城墙残垣外,还有十多方展现多元宗教文化的珍贵石刻。有一方外来宗教石刻,令考古专家们印象深刻。这方石刻,一端是基督教的十字架与莲座,另一端是伊斯兰教的“云月”图案,十分罕见。“这证明了宋元时期泉州政府对各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出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存在融合的现象。”
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德济门遗址,展现了宋元泉州地区政府对城市商业区的管理,而遗址上出土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石构件,则是宋元泉州城市人群汇聚、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佐证。
陈玉珊
护遗者说
“85后”社工带团 守护“宝藏泉州”
“当你深入了解泉州的历史,当你把全部历史串在一起,就会发现泉州的每一处文物、每一个景点讲起来都特别轻松。因为,这就是一部海洋商贸中心大背景下带来的文化、宗教融合和商业发展史。”身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海交馆志愿讲解员、古城讲解员、社工等数种身份于一身的陈玉珊说,突然有种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当她一次次带团走进德济门、天后宫时,讲解总能信手拈来。
出生于1988年的陈玉珊,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如今是一名专职社工。自祖父从福州移居泉州后,他们一家便在泉州古城落地生根。在泉州七中就读了三年高中的陈玉珊,回想起此前居然对一墙之隔的德济门一无所知,直呼不可思议。“出去读了一趟书,回来才发现,泉州真的遍地都是宝藏!”
“德济门见证了外国人走进泉州带来的多元文化融合,他们不仅把货物带来泉州,也把宗教信仰带进泉州。”陈玉珊介绍,700多年前,德济门是进出泉州的交通要道。作为泉州七座古城门之一,德济门出土了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的大量石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济门的构造和普通城门不一样,它是L形的,中间要经过瓮城,瓮城在当时是盘查奸细的”。
紧挨着德济门,就是明代杰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的故居。每次讲起德济门,陈玉珊总会讲起李贽在德济门抗倭的故事。李贽自29岁离乡到河南辉县担任教谕后,仅在34岁为父亲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那一年返回家乡,“当时正赶上倭寇大举入侵泉州,他立刻率领族中子弟,配合官兵,登临德济门城头,冒着敌人的流箭飞石,昼夜守备,直到击退敌寇”。
古城故事,在陈玉珊的嘴里仿佛永远也讲不完。有时她带着朋友游德济门,讲着讲着就发现身后跟了一群“蹭听”的游客。因为她的讲解,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泉州、爱上这座城市。“宝藏一般的泉州是大家的,需要我们共同守护。”陈玉珊用行动诠释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一腔热血主动加入守护文化遗产的队伍,“泉州是一座有烟火味、很包容的城市,这里的古街古巷古风古韵,值得你一来再来!”
古德济门城门的位置与天后宫大门错开,符合闽南“大门不对小门”风俗。
相关链接
德济门遗址考古成果
德济门遗址由北向南分别由宋代城墙遗迹、内壕沟及古拱桥、元明城墙及城门、明代瓮城、外壕沟等遗迹组成,整体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建的趋势。
★宋代城墙遗址
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沿宋代晋江岸线呈弧状东西向延伸。考古发掘揭露长度31.5米,墙宽7.2-7.6米,墙体外壁用条石丁顺分层砌筑,墙心填土及少量碎石并稍加夯筑而成。
★内壕沟
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初为宋代城墙南侧的外城壕。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南扩城墙至壕沟以南,并改砌壕沟侧壁及沟底,作为内壕沟使用。壕沟考古发掘揭露长度47.2米,沟宽1.93-2.88米,深2.5-2.75米。壕沟两侧壁由条石丁顺分层砌筑。
★明代城墙与瓮城
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元代城墙基础上修建。现存城垣、门楼基础、门道、瓮城等遗迹。瓮城西墙内侧还保留有清代为加宽和加固明代瓮城而增补的一段城墙。
明代城墙在宋代城墙及壕沟南侧,东西向延伸,考古发掘揭露长度43.1米,残高0.5-1米,基宽4.8-5.45米。墙体外壁用条石丁顺分层砌筑,墙心填土及少量碎石并稍加夯筑而成。城门门道南窄北宽,平面呈“凸”字形,北端东西两侧保存有城楼墩台遗迹。门道铺架五条石桥板横跨于内壕沟之上。
史料中的德济门及城南
“绍兴三年,守游九功始筑甕门于城南。外筑翼城,东自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摘自《泉州府志》《晋江县志》
“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赀积巨万,列居郡城南。”——摘自《泉州府志》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