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科技报2019.12.27:德化小伙创新陶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德化小伙创新陶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在林剑军的牵线下,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在德化县雷峰镇雷峰村成立乡村振兴联络点。(资料图片)
大学毕业后,来自德化的“90后”林剑军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伙伴回到家乡德化,创立陶艺公司。他返乡创业有两个目标,一是为德化陶瓷市场注入更多文创元素;二是把传统工艺带回农村,为当地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由一块杯垫出发
在陶艺公司的展厅中,摆放着刚从北京寄回的作品。今年8月,它们刚刚获得了“华礼奖”设计大赛商务礼品类的金奖和银奖。谈到自己为何会从事陶瓷行业,林剑军说:“我是德化人,家乡到处都是陶瓷厂。我第一次去台湾旅游时,去了盛产陶瓷的莺歌镇,购买了一个印有古代绘画的陶瓷杯垫,花了60多元。而在德化,一个陶瓷杯垫最多卖10元。这时我才发现,文创能给传统工艺品带来很高的附加值。”
一个小小的陶瓷杯垫,让林剑军有了想法。于是,他每年都找机会到台湾莺歌的陶瓷厂、琉璃观光工厂、文创园等地方参观学习。大学毕业后,他还进入厦门一家漆艺企业实习,学习大漆工艺,发现大漆与铜、琉璃等各类材质结合的可能性,便尝试把大漆和德化白瓷结合,研发工艺新品。
2016年,他和创业伙伴回到家乡德化创业,并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师倪世南等多位老匠人的指导下,经过4个月的反复实验,研究出大漆与陶瓷结合的工艺,成为全国首批研究出瓷胎漆器的团队之一。之后,林剑军找到了德化本地陶瓷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生产瓷胎漆器。没想到,第一代产品就十分畅销。“传统的羊脂玉瓷杯出厂价一般是几元钱,而瓷胎漆器杯的零售价能超过500元。”林剑军说,2018年,这个单品全年销售总额达到200万元,为该厂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利润。很快,许多厂家慕名而来,谋求合作。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尝到甜头的林剑军没有停下脚步,他多次到全国多个大漆与陶瓷文化重镇学习。“比如平遥的大漆工艺品以描金彩绘为特点,福州的大漆主要采用犀皮漆,各有特色,但产业大多都面临着活力不足的问题。”他说,“我们想通过更多文创研发、工业设计,让非遗元素进入更多人的生活。”
很快,在传统的工艺上,他们再次创新出“大漆+玻璃”“大漆+银器”“玻璃+陶瓷”等多材料多工艺结合的产品,实现多项“非遗”技艺的结合。其中,银胎漆器、玻璃胎漆器受到市场的欢迎,运用新设计、新工艺的茶盘、茶壶、茶匙、花瓶等产品也在各类展会上广受欢迎,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产品的创新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有利于企业的推广。在市场上,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也促进我们不断创新。”林剑军拿出一个造型古典的智能漆艺热水壶演示,没有复杂的水龙头、上水器,外观只是一个单纯的水壶,但可以自动进行吸水、恒温。“这是我们和广东中山市企业合作研发的‘懒人壶’,外观、部件由我们设计、制造,智能电子部分由中山的企业提供,这是‘非遗元素走进现代家居’的一个尝试。”
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
2018年7月,林剑军当选为德化县雷峰镇雷峰村党支部副书记,雷峰村也在他的牵线下, 成立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乡村振兴联络点, 以求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大漆是一个纯手工的工艺,把它引入村里,一方面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大漆也可以提高村民的致富能力。”林剑军说,“本地回来创业的年轻人不多,我们希望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带动更多文创人才来德化发展。”
□通讯员 王双季 本报记者 黄毅
http://szb.qxkjb.com/html/2019-12/26/content_3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