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法院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显成效
“司法领域,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这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近日,德化县人民法院院长苏益铮告诉记者。立足德化“小县大城关”的区位特点,德化法院探索出了“一站服务、双线并行、三向分流”的“123”多元纠纷化解模式,走出了一条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2017年以来诉前化解各类纠纷1064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3.84%。
“与专业部门协作融合,对矛盾化解往往能起到‘1+1>2’的效果。”苏益铮说。为此,今年6月,在德化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德化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揭牌成立。
针对发生在乡域的纠纷,德化县法院在德化18个乡镇设立驻村法官工作室48个,吸收老党员、老干部等社会力量参与纠纷调解,法官定期到工作室指导调解工作,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因地制宜地让百姓烦心事化解在村口、镇上。
4月22日上午,德化法院副院长黄德梅到德化县最偏远的杨梅乡某村,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李某与妻子陈某于2008年登记结婚。此后,李某由于身患疾病致生活无法自理,逐渐自暴自弃,脾气也暴躁起来,时不时对妻子恶语相向。李某还因治病和为他人担保还债,在外欠下数万债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陈某日渐感到压力巨大,无奈之下于今年3月向德化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
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黄德梅邀请当地村委会、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调解。经过调解人员耐心细致的调解,陈某表示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而对李某,调解人员的一句“你现在肢体残疾,又不是精神残疾,要自己振作起来”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他也当即表示今后一定重新振作起来,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多关心体贴妻子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至此,当事人双方终于调解和好。
“请保持网络畅通,我们现在开始进行庭前调解。”2月26日,德化法院立案庭庭长岳广明使用“福建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仅用半个小时,就成功地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疫情以来,我们已经利用‘移动微法院’调解18件案子了。”岳广明介绍,为快速解纷,该院线上线下并行,高效开展调解工作。
一方面,德化县法院深化线下调解职能。成立专业审判团队,研判类案结构和纠纷成因,协同开展道路交通、医疗事故、消费维权等领域诉前纠纷防范化解工作。另一方面,该院兼顾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与满足当事人多元司法需求,拓展线上调解功能。依托在线诉讼平台,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电话、微信、QQ、12368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调解等法律服务。
“感谢德化法院陶瓷审判团队的法官,今天给我上了一堂深刻且宝贵的陶瓷版权保护课,以后我一定会加强陶瓷版权保护意识……”8月18日,德化某陶瓷厂的老板陈某懊悔地说道。当天,在德化三班镇“中国茶具城”陶瓷纠纷调解工作室,德化法院陶瓷审判团队一次性成功集中调解了7起涉陶瓷版权纠纷。
德化县法院强化引导分流,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导诉台,专职调解导诉法官对于简单案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零成本、短周期”的诉前调解方式,对涉群体性纠纷及时排查预警,提前介入风险评估和矛盾稳控。
同时,强化调解分流。建立全市首个家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行“1周内安排调解”“1次调解为原则” “0缴费”三项机制,诉前联合调解276起家事纠纷,调解成功率达67.9%;设立执行律师志愿服务岗,聘请5名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适用、线索查找、风险评估等方面法律服务;设立了陶瓷调解工作室,探索专家陪审员以第三方身份参与诉前调解,对调解成功的及时出具法律文书。
对不适合诉前调解或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则进行繁简分流。实行动态调案和人员调配双向对接,建立8个速裁办案团队,对此类的案件,及时导入速裁小组或转入其他庭室,促使简易案件速审速结、繁难案件精审精办,速裁团队共办结案件2901件,诉中委托调解90件。
在瓷都德化,“123”化作一串串音符,奏出了一曲和谐共鸣曲。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罗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