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进泉州市中小学新课堂

16.06.2014  13:26

泉州市二实小的学生在录制“微讲坛”。

  过去的课堂,一本教案、三尺讲台。如今,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逐渐普及,“微”风也吹进了课堂。泉州市部分中小学已开始尝试“微课”、“微论坛”、“微早会”、“翻转课堂”等新事物。泉州市教科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有益的尝试。今后,泉州市将通过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使课堂更加高效。

   学生“微讲坛”,为小伙伴们讲课

  “哇,这是我们的同学耶!”近日,在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节语文课上,四年三班杨馨仪同学的“微讲坛”被搬上了课堂,同学们都觉得很新奇,顿时来了精神。原来,这是一则视频资料,杨馨仪讲的是《不要相信命运》的励志故事,老师把她的演讲录制下来,短短十分钟,作为教学资料在课堂上播放。

  同样让该校同学们感到新奇的是,在班级早会上播放的《变废为宝,让生活更精彩》的微视频。在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中,同学们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金点子、作品、心得体会,以及家长对孩子的环保教育理念等都一一呈现出来。这则作品获得了省青少年“放飞中国梦”微作品创作大赛的二等奖。五年级年段长黄白虹老师说:“‘微早会’虽短小精悍,但用处不小,可以多学科渗透,包括渗透德育的内容,让其他班级的学生学习、借鉴。”

  “同龄人‘讲课’,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市二实小副校长李百灵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录制了十几个学生“微讲坛”视频、数个“微早会”视频,采集学生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的现场视频,作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及校本演讲课程的应用素材,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德育资源库。学校还将视频放在学校的网页上,供学生观赏,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教师“微课堂”,课后辅导也能“在线”

  学生当上了“微讲坛”的主角,老师也当上了“微课堂”的主角。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华部分录制下来,作为教学资料。“一开始只是部分老师录制,参加省里的微课教学比赛,后来觉得这个‘微课堂’挺有意思,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所以现在每个年段都在录制。”李百灵说,微课录制其实不难,学校有相关的录制设备,或者用手机、录音笔也可以录,老师作为“摄影师”,互相帮忙录制。

  该校每个教研组一学期录制的微课堂数量不少于6个,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后期制作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学校尝试开展“微课堂”研究和“微课堂网络展播”,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无独有偶,泉州九中也正进行“微视频”教学研究。他们的“微视频”主要讲解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其主要作用为“解惑”。它目前用于在线课后辅导,尚未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时间严格 控制在5到8分钟以内,最长不超过10分钟。

   “翻转课堂”,看教学视频与老师“论道”

  传统课堂上,老师在课上讲知识,学生在课下做习题。可是翻转课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学生们在课前通过老师录制的“微视频”自学知识,然后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知识。泉州九中就在尝试开展“翻转课堂”的研究。“目前在组织老师进行培训,语文学科先开始尝试。”该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翻转课堂”即教师创建视频(10分钟以内),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出现让学生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翻转课堂”的备课时间是传统教学备课的4—5倍,老师做前期准备工作得更加用心。

  “‘微课’和‘翻转课堂’是适应教育信息化潮流出现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市教科所所长周志宏表示,部分学校的先行先试,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是值得鼓励的。不过,由于不少学校条件还不够成熟,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大范围推广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