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化解千千结――记福建闽中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廖爱清
廖爱清最近很忙。她忙的不光是案件。作为市人大代表,她今年提出的《关于建设居民示范小区,探索小区管理模式和经验,仲进社会和谐的建议》,再次被确定为重点建议,她忙于回复市政府办对她提出的建议的答复;她义务担任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的法律顾问,必须承担对世客会筹备过程中涉法业务的指导;她自愿担任市扶贫开发协会的法律顾问,要尽快为扶贫开发协会起草、准备一些法律文书;全省律师行业的《福建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修改意见要马上提交,由她负责的全市律师一年一度的论文研讨工作,在六月份也要完成……
看似文文静静端庄娴雅,做起事来却风风火火激情迸发,缜密的思维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彰显着知性女性的魅力,这就是廖爱清给人留下的印象。
1986年,廖爱清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二年后,她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9年,获高级律师职称。现在,廖爱清是三明闽中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福建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三明市律师协会党总支副书记兼常务副会长,并光荣当选为三明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执业律师的社会责任
从事律师工作24年,她目睹了中国法律的进步,也感受到一个律师的责任和使命。
廖爱清说,做为律师,我能深切触摸到当事人的期待眼神,但也深深感动到党和政府在推进法制社会进程中的不懈努力。
1999年,廖爱清作为第一批参与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三明市政府市长信访接待日的律师,一直义务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直到今天已13个年头。今年开始,她又参与了市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的律师工作。
廖爱清发现,信访反映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的问题政策性、法律性强,情况复杂。廖爱清总能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做到井井有条。在接访中,她做到讲政治、讲法律、讲效果的有机统一,努力化解当事人的矛盾和纠纷,为当事人排忧解难。
接访中,廖爱清也碰到不少老上访户。对于信访无理的,她站律师的角度,用法律为当事人分析,对他们进行解释、疏导,尽量做到息诉息访。
有一年,梅列区列西村的一位老人,为房子拆迁问题前来上访。“我的房子是我亲手搭盖的,可是却被拆了。你是律师,你给他们说说。”这位上访了五年的老人拉着廖爱清的手说。廖爱清看了他的材料,当即从法律的角度,细细解释了违章搭建为什么不受法律保护。她要来了老人的电话和住址,主动和老人沟通。“我相信了,你说的有道理,我再也不上访了。”终于明白过来的老人说。
有些上访户,廖爱清发现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她会给他们提供专业的意见,引导他们通过正当、合法的程序解决问题;对于信访有理的,努力促成解决;对于一些比较重大或敏感的问题,则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主动、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与她一起接访的市人大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你们律师,可以给老百姓普法,你们可以当好参谋,可以在接访中有更大作为,可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你们要总结好经验。”廖爱清将自己多年来参与信访接待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同行,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同。
2012年,廖爱清又务担任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律师服务团成员,并任副团长。她说,能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重大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能为社会尽力所能及义务,我很自豪。
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廖爱清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数十条建议、意见。
“关于加强对城市道路挖掘方案审批管理的建议”和“关于保留列东现有体育场馆,给市民和青少年保留有限活动空间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她今年提出的《关于建设居民示范小区,探索小区管理模式和经验,仲进社会和谐的建议》,再次被确定为重点建议。
“原来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城市道路为了埋填各种管道,挖了填,填了挖。这样做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也给行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很多市民都有意见。我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反映民意,因此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城市道路挖掘方案审批管理的建议》。”廖爱清说,建议提出后,三明市政府高度重视,很快责成有关部门予以落实。对需要埋放管线的单位,在道路开挖后,统一集中埋放,从而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反复填埋。
列东体育场曾经是市区唯一一个具有400米标准跑道、对公众开放的体育健身场馆。梅列区所在的15所中小学近2万名学生,他们的春秋两季校运会都在那举办。附近的市民也经常到那里锻炼,每天有近千人在那里步行、跑步,年接纳群众36万人次左右。但廖爱清发现,体育场晚上没有照明路灯,市民只能摸黑锻炼。因此,她提出“增设列东体育场路灯方便市民锻炼的建议”,该建议很快得到落实。列东体育场馆将异地拆迁,原有场馆将改作其他用途,对此,很多市民反映强烈。两会上,廖爱清提出了“关于保留列东现有体育场馆,给市民和青少年保留有限活动空间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根据现设计方案,三明市将在原体育馆位置开挖一层地下停车场,并加盖一层商场,商场屋面复土为300米跑道,并新建一幢1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楼,其中设置一层体育健身中心约8200平方米,这样既能满足周边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又能促进商贸发展。
作为代表,廖爱清尽心履职,充当起百姓和政府之间的传声筒;作为律师,廖爱清则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缓解社会矛盾尽自己的一份力。她为市人大代表讲授法律知识,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执法检查、调研,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热心公益的廖阿姨
“廖阿姨,谢谢你,我期中考试在班上上升了三名,演讲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我要象你一样,长大后当一名律师。”前不久,廖爱清接到了宁化县某中学小丽的来信。小丽是父亲多病,母亲早逝,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她因为家庭原因要辍学。
2009年,廖爱清从市妇联了解到很多孩子因为贫困面临辍学时,她马上资助了5名女初中生,并且将一直资助她们到高中毕业。小丽就是其中的一名。
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廖爱清自己出资购买了部分儿童用品,带领全所的女律师到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当她了解到这些残疾儿童生活用品较缺时,又当场捐款2000元,表示对这些孩子们的一份爱心。
今年,梅列区陈大镇某村的新农村建设遇到了困难,作为人大代表,她积极参与、捐款,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多年来,廖爱清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向灾区、社区、学校捐款。她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汶川、玉树地、泰宁水灾等灾难发生后,她不仅组织所里捐款,自己更是带头献上爱心。
廖爱清说,如果有可能,她还会帮助更多的人。
当事人可信赖的朋友
“法庭的辩护,需要灵巧的智慧,敏捷的思路,以及瞬间决定的应对能力。……律师要有自控能力,不论你内心多麽焦急,外表上必须像平静的池水一样沉沉著冷静。”这是美国著名律师克莱伦斯•丹诺的一段话,也是廖爱清最欣赏的一段话。
执业以来,廖爱清坚持想为当事人所想,急为当事人所急。在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为三明的跨越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工作上,廖爱清律师认真负责,认真办好每一个案件。只要当事人有要求,她可以饿着肚子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她没有休息日、节假日。
有一次,她受某县政府的委托,就该县的一个重大拆迁项目与被拆迁人谈判。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艰苦谈判,大部分内容达成共识。为了最后协议的签署,廖爱清律师一而再、再而三反复修改协议,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最终促成协议的签订,园满解决了长达数年未解决的难题,达到双方满意的效果。
她的工作精神和敬业的态度,不仅得到县里的一致认可,被拆迁方负责人也树起了拇指:专业!敬业!
她代理的一起系列案件,双方当事人历时三年多,先后起诉打了七个官司。虽然案件标的全部加起来达了1000多万,她的当事人却是个标准的穷人,家庭生活都有困难,房租都靠亲戚支助。在当事人没有支付律师费的情况下,她依然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个案件,她说,不论结果如何,为了公平、正义、良知,我也会认真把案件做好。她的当事人被她的行为所感动,说,没有收到律师费还能如此认真帮我们,我们真是遇到贵人了!连法官也赞许地说,廖律师做事确实认真。
真情付出执着坚守,廖爱清以自己的专业、敬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她所在律师事务所连续多年各项业务名列全市前茅。闽中律师事务所成为三明律师界的一块品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明市十佳青年律师、福建省十佳律师、福建省优秀女律师、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廖爱清先后20多次获得优秀律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领导和群众的信任,更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我会踏踏实实做人,尽心尽责地做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廖爱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