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灵川镇径里村一直未通客运车 山民出行不便

06.01.2015  14:22

在很多城市人已习惯了现代交通带来的出行便捷 之后,想必还有一些偏僻山区的村民在盼望着客运车开进村子,而特殊的地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客运车的车轮。日前,家住灵川镇径里村的老范向本报新闻热 线反映,称该村一直未通客运车,他们出行基本靠三轮摩托、摩的接送,村里的孩子、老人出门都成了难题。

据老范介绍,径里村地处偏僻山区,村里大部分 村民外出打工。目前,村里留下约有上千名的留守老人和小孩。“由于村里不通客运车,我们外出办事,基本是靠乘坐三轮摩托车或摩的,有时甚至搭乘农用车,特 别是每到放假时,学生回家几乎都是搭乘三轮摩托车,而且往往车上挤得满满的,我们村子位于山里,山路较陡而且路边就是水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老范 说:“山村不通客运车,村民出行搭乘摩托车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冬天冷,夏天热,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出门特别受罪。因此,村民们迫切希望客运车能够通到村 里。

为此,记者驱车前往径里村采访,发现该村年轻 的村民出行靠两轮摩托车,而老人和孩子几乎都是靠三轮摩托车出行。“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人都要背着大包小包回家,要是客运车能够直接通到村里来,那该 有多好!”对于坐车难的问题,感触最深的是村里的老人。村民吴大娘年近八旬,其儿子在市区工作,“我想去城里看孩子,还得坐摩的去镇里然后换乘班车进城, 以前还能坐摩托车,现在年纪大了坐上去就感到腰疼。”吴大娘说,“村里一些青壮年进市区办事都嫌转车麻烦,就干脆骑摩托车出行。如果客运车能直接通到村 里,大家肯定会放弃骑摩托车而选择乘坐客运车。

针对此事,城厢区交通局回复:“灵川径里的农村公路已按规定设置了安保,目前该路线开通乡村客运一事,已经列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并正在积极准备中。”(莆田晚报 周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