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及海域退养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调研

04.06.2014  21:45
      随着翔安区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工业园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土地这个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被大面积征用,由此导致被征地妇女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使很多妇女在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改变人居环境这一成果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她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地的妇女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变。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区被征地、海域退养妇女创业就业情况,凝聚全区各级妇联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共促女性创业发展,翔安区妇联调研小组,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就妇联组织如何进一步推动被征地及海域退养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形成了点滴思考,具体情况如下:
 
      一、被征地及海域退养妇女群体创业就业现状
 
      区妇联于去年8月中旬走访我区大嶝、新店部分失地、退养社区,与100多名社区妇女代表座谈,座谈中了解到这一群体妇女创业主要呈现以下这些特点:一是自主创业人数偏少。二是自主创业项目较为单一,主要从事手工加工(如:珠绣、织网)、小商店、餐饮业、服装加工。三是创业规模都偏小,带动面都不大。失地退养妇女就业主要呈现以下这些特点:失地妇女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新店洪前社区而言,附近大学城可提供的就业空间小,且人多岗少,竞争激烈,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非农技能差,加上素质较低,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失地妇女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35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妇女,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较偏远的失地妇女,与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妇女相比,其就业机会少,择业余地小,观念比较保守对他们择业就业影响较大。
 
      二、失地退养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创业意识不强阻碍了妇女就业创业。一是畏难情绪严重,进取意识不强。在调查中,有近50%的妇女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妇女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失败,不敢创业。二是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不愿接受新事物。存在“等、靠、要”思想,限制了失地退养妇女外出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二)文化素质偏低束缚了妇女就业创业。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决定了妇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失地妇女中“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知识、学技术的主动性,大部分失地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和技能单一,被“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无人助”的情况所困扰,只能从事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另一方面,一部分创业妇女,年龄大和文化水平低,影响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即使想创业,所投资的项目仍在传统项目上做文章,其投资项目规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备高、新、大的特色,这些都决定了创业比例最终偏低,规模层次上不去。

      (三)创业资金不足限制了妇女就业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不足是妇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部分妇女所发展的产业中,投资项目规模都偏小,有的更谈不上成规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扩建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有些妇女虽有满腔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无法筹到所需资金,再加上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创业的那份热情也就不了了之。

      (四)传统观念影响了妇女创业。调查中了解到,婚姻家庭中因社会生产、照顾老人等家务方面的沉重负担影响了妇女创业,由于封建思想余毒尚未肃清,农村家庭中存在着男尊女卑观念,同时有些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并且传统观念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照顾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创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

      三、解决失地退养妇女就业创业的建议及对策

      失地妇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去土地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如何解决好失地妇女的就业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宣传引导,转变创业观念

      要想使失地、退养妇女走上创业之路,最重要是转变观念,强化意识。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广大妇女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促进妇女创业的政策规定,宣传失地退养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只分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努力在广大妇女中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用正确的理论影响并促进失地退养妇女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四自”精神,激发她们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帮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她们走出家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宣传创业女能手和“双学双比”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去激励广大妇女,使她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举办培训,提升妇女素质

      一是继续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工作。联合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好妇女技能培训工作,制订出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不定期举办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帮助广大的失地退养妇女尽快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二是大力举办“1+1群”妇女创业培训班。去年以来,妇联已经在大嶝、马巷等街镇举办20多期妇女创业培训班,培训600多名妇女,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培训与提供一次性创业补助、小额贴息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三)优化服务,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强化服务。继续举办好“92580”就业我帮您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搭建平台。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从各镇街失地退养妇女实际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妇女就业工作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各镇街要积极牵线搭桥,与附近落户企业、单位联系,优先吸收本地失地退养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引进规模较大的手工加工、来料加工等,使走不出家庭的失地妇女在家实现就业,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

      (四)解决难题,扶持创业就业

      一是帮扶贫困。解决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就业和实际生活问题,是推进妇女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着重帮助低保户、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二是政策倾斜。结合困难家庭实际,对失业待业妇女在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并在提供一次性创业补助、小额贴息贷款中优先照顾她们。如:对于家庭困难想就近做小本生意的妇女,可争取市妇联的一次性创业补助金0.3万元。对于想创业的失地退养妇女,引导她们参加“1+群”创业培训后再去创业,创业成功满一年后符合条件者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1万元。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女职工的劳动安全检查,加大对女职工工资的清欠力度,为妇女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发挥优势,引导创业就业。

      要注重妇联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服务妇女的能力。一是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妇女群众要求,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解决妇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不断提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大力引导妇联干部抓学习、抓研究、抓协调、抓创新,注重工作方式的科学性、活动方式的创造性和工作思路的开拓性,不断增强妇联干部服务发展大局、维护妇女群众利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本领。三是要注重拓展妇联工作面,着力提高妇联凝聚力。妇联要更好地成为群众性的组织,能真正为广大妇女群众所信赖,让广大妇女群众能够真正的把它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使这个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我们能更好地转变自身传统的角色定位,要增强群众化的特点,更多地到基层广大妇女群众中去,接触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妇女姐妹,使我们真正了解她们,反映她们的呼声。四是要积极发展女性人才,挖掘培养女性典型。掌握一批妇女创业达人,团结一批时代女性,主动贴近妇女中的先进分子,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妇联组织的活动内容。五是要面向基层、贴近妇女,帮助失业困难家庭妇女排忧解难。围绕妇女创业就业,通过宣传创业就业优惠政策、举办创业就业技能咨询讲座、组织优秀妇女创业就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帮助失业贫困妇女增强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技能,鼓励、引导、帮扶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