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应折射正向价值观

31.07.2020  15:50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司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电视剧播出指导和检查,督促各播出机构精心遴选播出抗战题材优秀电视剧,深刻诠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7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我国的传媒力量越来越雄厚,影视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许多影视作品已经渐渐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然而,电影市场爆款频出,剧集市场却少见大规模的好评之作。近年来,尤其“抗战神剧”多为诟病,将残酷的战争以娱乐叙事的方式表现出来,违背常识常理、戏说历史等乱象频出。究其根本,是当下市场上的作品缺乏正向价值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殊不知,优秀的影视作品都要回归剧本,回归内容,回归主流价值观,才能满足观众的观剧需求,泡沫堆积起的影视剧热闹景象正在慢慢降温。

  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在拍摄过程中,不能像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剧,一味地迎合观众,将武侠、暴力、时尚、情色等具有话题性的元素植入剧中。把“抗日剧”娱乐消费,实则是对历史的亵渎和不负责任,因为真实的抗战历史远比电视剧来得残酷得多。影视剧制作方理应具备一个整体体系的历史价值观,对抗战历史有基本的认知。否则,一部部“抗日神剧”非但不能引发爱国情绪的共鸣,文艺的熏陶,那么该类影视剧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与评价存在巨大偏差,必将对大众对抗战史的认识出现一系列错误的导向,尤其对青少年造成历史价值观的混乱。

  抗日剧这种题材,相信每个人都看过,不分任何年龄段。抗日剧之所以经久不衰,依旧非常受欢迎,在于历史遗留的伤害不止一点点,它能时刻提醒我们大家勿忘国耻。战争片的意义,应该是帮助我们好好理解战争,以及避免战争。最大的意义是提供一个反思战争的视角,而不是误导受众,引发对战争的“戏谑”“轻松消遣”“敌意情绪”。

  影视作品不能总是为观众构建虚拟的、失真的叙事氛围。主旋律作品怎么创作,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但,主旋律影视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抗战题材影视剧是我们国家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是民众了解历史、解构自我的重要途径。将中华民族这一段苦难与悲壮交织的历史以影像形式呈现出来,创作出尊重史实、尊重历史人物的影视精品,弘扬民族精神是影视从业人员的贡献,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鼓楼区委文明办 望舒)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