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贷”助长陋俗注定不招待见

17.03.2021  13:21

  3月16日,一则关于“江西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的消息在网络传播。昨日下午记者从九江银行客服处获悉,海报为产品部门的宣传,但该产品未上线,后期也不会上线,目前也没有其他客户来申请此业务。(3月17日北京青年报)

  银行宣传海报显示,“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年利率低至4.9%,可用于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购家电等用途;申请者需满足22周岁以上、工作一年以上、一方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三个条件。有媒体记者尝试点击“立即申请”二维码链接,显示为一个“手机快活贷-零花钱”的申请页面,产品利率则从海报宣传的4.9%变成了年化利率最低至6.3%,既显得服务产品没底气、不阳光,又给人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彩礼贷”海报甫一面世,很快遭来网友与舆论一边倒的吐槽与批评。曾几何时,一些地方高价彩礼攀比之风盛行,令婚姻幸福、家庭和谐蒙上阴影,甚至导致因婚致贫、拆散姻缘等不良后果,要求治理遏制的呼声一直颇为高涨,经过有关方面的宣传、引导,倡导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渐成社会共识。看似善解人意、雪中送炭的“彩礼贷”则反其道而行之,无异于给这一陋俗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也难避趁火打劫之嫌,刺痛大众神经、遭至社会抵触、抵制,完全在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治理;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整治天价彩礼等不正之风,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民法典》则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彩礼贷”不啻是跟社会文明崇尚唱“对台戏”,更突破了国家法律的底线。“彩礼贷”跳转“零花钱”式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表明其未必不清楚该款金融产品自带负能量,纯粹是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饥不择食,肆意冲撞道德和法律边界。

  在消费越发多元化时代,商家注重细分市场精确营销,针对特定消费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既可增强产品竞争力又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只要合法守信不违背公序良俗原本无可厚非。“彩礼贷”不招待见成众矢之的提示我们,任何服务产品的提供,任何商业逐利行为,任何创新营销手段,都不能逾越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底线,不能低估公众智商、漠视价值伦理,而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讲求社会公德、恪守社会责任。引导理性、健康消费,倡导、恪守商业文明,才能塑造良好口碑、增强顾客粘性、实现各方共赢,反之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既损自身声誉又给社会添堵,没一个赢家可言。(莆田文明网 荔帆)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