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字号”遇到新时代
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楠 王瑾
学会是学者的沙龙,但有一些慢慢变成了挂靠单位的“职能处室”,往往只在行业内起到协调作用,总有一道无形的“篱笆墙”。上海市气象学会就决定推倒“篱笆墙”。
1951年,上海市气象学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到今年已经走过了近70个年头。如果再往前追溯,尚在现代气象启蒙时期的1892年,上海市气象学会的前身——徐家汇观象台倡导建立的气象学会,就已经在开展学术活动了,可谓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如今,上海市气象学会不仅承担学术沙龙的职责,还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它积极转型,在气象部门和各行各业、社会大众之间都架起了桥梁。
创新,拥抱社会力量
今年1月6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桑吉”轮装载有约13.6万吨凝析油,持续泄漏、燃烧爆炸。
当晚,上海市气象学会秘书长黄宁立联系了学会理事单位的一家技术公司。这家公司此前引进国际先进的污染物扩散模式,并进行本地化研发,通过技术标准认定后,在上海市气象学会登记备案。
黄宁立向该公司提供了必要的气象数据,几个小时后,一份“东海碰撞游船污染物扩散轨迹”的报告出炉。几乎在同一时间,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就收到了这份报告,开始启动相关应急。
“不受体制机制约束,创新公司反应特别快。”黄宁立说,如果气象数据、专家经验能与新型科技公司相互对接,科研成果能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这便是上海市气象学会提出的“技术经纪人”概念。为的就是促进技术与资本、技术与数据、技术与经验的结合,引领企业科技创新,让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业态有序发展。
尤其是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传感器这条路线上飞速发展,社会上有很多气象公司都在门外试探。黄宁立说,气象行业是非常有优势的,将传感器及其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很多领域相融合,就能创造出新的服务手段。
科研,在行业间架桥
黄宁立认为,给相关行业搭建平台,资源才能最大化利用。
今年2月14日,一艘万吨级散杂货轮Alam Seri从新西兰陶浪阿港出发,却于17日不慎钻进了台风“吉塔”中。由于该船会在3月上旬抵达中国内河,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专门联系了中国台风专家,希望他们可以上船收集数据,进行调查。
登上其他国家的船进行调查谈何容易。黄宁立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上海海事局指挥中心,中心领导立即将任务置顶,并协调了相关部门,一直等着Alam Seri的到来。
恰巧货轮抵达长江口那天,由于天气原因,所有外籍航船都在锚地抛锚排队等待引航,海事局指挥中心在与该船所属公司沟通后,采取提前引航等措施,为其节省了约两天的等待时间,也使得中方调查人员顺利登船。
看起来事小,意义却重大。气象专家利用卫星及时监测台风,但卫星探测距离地表5000米以下的天气系统,会出现较大误差。目前,只在科学试验中,辅以侦查飞机投下探空仪的手段收集台风内部数据。Alam Seri的“阴差阳错”,使气象界获取了“吉塔”内部丰富的气象数据。
开放的平台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在撰写国家海底观测项目的可研报告时遇到难题,不知道如何避免往来船只对观测网的影响。上海市气象学会请上海航标处参与到可研报告的编写中。原来这种情况并不需要布设实物航标,所有船只都会根据电子海图行驶,只要在电子海图上进行虚拟航标的标注即可。不仅如此,通过交流发现,气象部门的海上浮标也可以深度参与国家海底观测项目。
传播,从小众走向大众
科学的魅力不止步于研究,还有传播。上海市气象学会每年组织下设的8个专业委员会,举行一到两次学术交流,为行业内科学家提供交流平台。此外,他们认为,还要给更多的受众提供途径,了解气象科学。
今年5月,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建立了社区气象站,气象嘉年华吸引了整个社区。这是上海市气象学会迈出的一小步,改变原有的“一次纪念日一次科普活动”的旧有模式,通过气象站的方式,实现了社区气象科普常态化。
在上海,气象科普已经融入到文化品牌的发展中,比如嘉定气象局科普馆与苏州园林文化契合,有一流的气象科普体验馆;小洋山气象站见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的崛起;宝山气象局是较为齐全的气象观测博览基地。黄宁立觉得,常态化科普就要和当地文化相结合,使上海市的气象科普形成一定规模,让当地居民增加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校园气象科学普及率还很低,上海2000多所学校,气象科普做得好的只有几十所。”黄宁立说,上海市气象学会还将气象部门的科普资源、社会上先进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资源融合在一起,与当地著名的品牌刊物《十万个为什么》合作,推出“智慧气象”增刊;发动科普微信群里的专家,探索文理结合的科普创作思路,解决科普产品设计研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