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打破行政区划 “疏通”长江黄金水道

12.06.2014  08:52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周锐)在4月底与11个相关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研究建设长江经济带后,中国总理李克强11日再度就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作出部署。

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要求注重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节能节地的优势,通过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

业内人士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航道、船型以及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三方面布局,将较好地“疏通”长江黄金水道。而打破行政区划“门户”、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则有助于形成统一开放市场体系,让长江这条巨龙带动五分之一国土上的经济以及6亿民众生活的齐步提升。

针对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11日召开的会议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首先是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消除通行瓶颈,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干线过江通行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目前运输的瓶颈主要在于长江中上游的船闸、大坝较多,而且其中许多船闸的通行能力也满足不了运输需求”,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告诉中新网记者,除了航道本身,大量运输企业的存在也是长江通行能力的重要制约,“客户多了,运输组织和管理效率自然也就下来了”。

大量运输企业的存在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船舶标准的不统一。今天召开的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研究推广三峡船型和江海直达船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船舶。

国际上同一条水道上走的船型都有统一标准,但我们现在还是万国船型”,董焰分析说,船舶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整个航道很难采取一元化的管理模式。未来,如果船舶的标准化能顺利推进,航道、码头的标准化就会“很好办”。

相比于航道和船型,董焰认为目前长江水道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已经有着较好的基础。他分析说,这些年来,沿江铁路和公路通道都建设得较好,此次会议提出衔接问题是为了鼓励各方面以更高的标准继续推进。

不过,董焰强调,无论是船型还是航道都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水道上大量“门户”的存在。

董焰分析说,上述一问题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性原因。当初,由于财力总体不足,对航道的管理开始按区域细分。而船舶企业也呈现出过小过多这一碎片化特点,“这两个问题正是黄金水道运输效率提升的最大阻碍”。

有基于此,今天的会议明确指出要改革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门户”,立足全局、统筹“落子”。

董焰分析说,为了打破“门户”,官方未来或两方面着手。其一是通过管运分离,整合运输公司,形成几个跨行业、跨区域的大企业,这样既能避免区域管理上的冲突,又能避免不同货物间的混乱。而航道管理也将制定统一的标准,并可能成立几个大公司分区域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