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6年仅开出6张罚单 部分市场塑料袋乱用严重
菜市场商家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购物袋上没有“食品用”字样
今年是“限塑令”施行6周年,记者昨日调查厦门部分市场发现,“限塑令”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在菜市场、商店和批发店,还是能经常看到各种不符合规定的塑料购物袋。厦门市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从2008年开始实施“限塑令”至今,工商局共开出6张罚单。“限塑令”要落实更到位,需要抓好塑料袋的生产源头。
现状
菜市场
塑料袋没有“食品用”字样
昨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江头菜市场,只见不少市民都提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购物袋,其中装着肉、菜、海鲜等食品。记者看到,市民挑选完要买的东西后,商家都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塑料袋颜色有红色、黑色、乳白色等。
记者在一个水果摊买圣女果,商家递给记者一个红色塑料袋,该塑料袋上没有“食品用”字样。称完后,记者问塑料购物袋为什么不收费,商家表示:“市场内的商家几乎都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现在生意竞争这么激烈,我如果连个塑料袋都收你们钱,那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江头菜市场的多数商家都表示,一直都没有向市民收取塑料购物袋的费用,即使收钱也就收几毛钱,不收钱反而有利于吸引回头客。记者注意到,少数带了购物袋的市民,也是先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装好物品后再放进自带的购物袋。
记者还走访了几家便利店、药店和早餐铺,发现这些商家也都是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也没有“食品用”字样,这与“限塑令”的要求明显不相符。
采访中,有相当一部分商家表示,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大多来自厦门本地的批发市场。
批发店
塑料袋自己生产论斤卖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江头批发市场一家塑料制品商铺,称要购买用于早餐店的塑料袋。店员介绍说:“我们这里十几种塑料袋都是论斤卖,无论大小,一斤7元,算下来一个就几分钱,这种袋子可以用来直接装包子馒头。”记者注意到,店员说的可以直接用来装包子馒头的塑料袋上没有“食品用”字样。
在另外一家批发店,货柜上摆放着花花绿绿的塑料袋,每包价钱是2元至2.5元,有100个塑料袋。店员表示:“这些袋子都是自己生产的,买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当记者问及塑料袋的生产是否遵循“限塑令”时,店员表示不太清楚。随后,附近一家塑料袋批发店,同样称塑料袋是自己生产的。
记者发现,批发市场卖的塑料购物袋,比超市提供的有偿购物袋薄很多,但其是否符合厚度大于0.025毫米的要求,并未得到证实。
超市
有偿塑料袋按标准定做
昨日上午11:50,在位于瑞景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在其中一处收银台蹲点观察20分钟,期间共有20个消费者结账,其中11人共买了16只塑料购物袋,3人自带了布质购物袋,另外还有6人因买的东西较少就直接拿在手上离开,这当中还有人拿了超市里的拉扯式透明塑料袋装东西。收银员表示:“超市现在有大号和小号两款塑料购物袋,大的是0.3元/只,小的是0.2元/只。”
该超市的事务部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有偿使用这些塑料购物袋,没有给我们带来收益,但能减少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我们也鼓励市民自己带环保购物袋来购物。”
厦门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厦门区域企划部经理张永告诉记者,目前厦门地区共有13家新华都超市,平均每天提供大约1.2万个塑料购物袋,这些塑料购物袋有小号、中号和大号, 对应的价钱分别为0.1元、0.2元和0.3元。“据我了解,‘限塑令’还没实施之前,我们商场是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当时是把塑料购物袋当做耗材。一些来买东西的客户会要求要多拿几个塑料购物袋,拿回家当做其他用途,他们硬要的话,我们只能给他们,这种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会带来一些亏损。”
“据我了解,目前我们商场提供的有偿塑料袋,是根据相应的标准定做的,有偿提供塑料袋没有给我们带来创收,应该差不多是不会亏但也没赚钱。”张永说。
记者 陈小斌 见习记者 蔡樱柳 实习生 蔡育武 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