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方言课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31.03.2021  18:24

  日前,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了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了解杭州本地文化、故事,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此举被认为是在拯救地方文化,其实这并非滨和小学首创。6年前,杭州清河实验学校把方言引入课堂,本地教师自编教材,将方言渗透到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3月26日《新京报》)

  我国从1955年开始在教育体系中推广普通话。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已经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相比普通话推广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些地方的方言却出现了快速衰微的状况,有的弱势方言正在逐渐消逝

  对于现在的00后、10后来说,从小跟父母学的是普通话,到了学校老师也讲普通话,在方言传承方面存在严重断档。专家学者认为,方言正逐步从日常生活中淡出,需要重拾,方言的消逝从长远看不仅是一种日常用语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毁灭。除了方言教育进学校外,家庭也应该接纳方言。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学校开设方言课选错了场合,因为“书同文,语同音”历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的尴尬。

  笔者认为,开设方言课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国家提倡讲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旨在为实现全社会有效沟通创造良好语言环境,但并不是抵制方言,我们不能因为学习推广普通话,放弃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保护和传承方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新一代人,同样责无旁贷。近些年的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均有代表委员提出建议,推动方言进课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小学开展汉语方言文化传承课程建设。

  中小学开设方言课,并不是把“副食”当“主粮”。以杭州市滨和小学为例,该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新开的《小伢儿说杭州话》属于社团形式的课。目前班上有20多人,都是自愿报名且经过筛选的,模仿能力强、对杭州方言感兴趣的二年级孩子。方言课不是照本宣科识字念词,而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本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像学习书法、诗词等传统文化一样,它不需要作为考试项目,也不强迫孩子们去学,只是有机会作为兴趣去了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设方言课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保护传承方言,就是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多样性保留一星火种。保护传承方言,让普通话和方言同行,对中小学开设方言课应予以肯定。(安溪文明网付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