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罚惹恼阿里 台湾路恐愈走愈窄
台湾《中国时报》16日评论称,台经济部门开罚阿里巴巴,负责人邓振中以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对阿里巴巴开罚的地区,道尽台湾社会的落伍与官员的无奈。长此以往,我们担心台湾路会愈走愈窄,最终是害了台湾。
文章摘编如下:
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阿里巴巴,2008年以新加坡商名义来台开设分公司,2014年在纽约上市,公开募股(IPO)的公开说明书显示,日本软件银行(SoftBank)持股34.4%,美国雅虎持股22.6%,两者合计持股57%,尽管以马云为首的经营团队持股低于3成,但对人事、财务、会计具有控制权。
台“投审会”以股东结构申报不实开罚12万元新台币。随后阿里巴巴也依台湾法律要求,在5月中旬重新以陆资身份递件“投审会”。整个事件看似依法行政,并没有任何可争议的地方。但值得省思的,若从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台湾对于陆资来台的法规及环境,远远跟不上世界开放的脚步。
阿里巴巴在大陆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占率超过8成,目前在全球各地设分公司,也十分顺利。不仅全球的商品,包括台湾生产都可以在淘宝网、天猫买得到。更重要的是,《华尔街日报》网站全文刊发了马云的一篇文章,指出阿里巴巴的美国战略:为美国企业打开中国市场。
台湾产品靠阿里巴巴卖到大陆与全世界,美国产品也透过它卖到大陆,电子商务平台跨越国界,是真正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的平台。英国《经济学人》称阿里巴巴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集市”。若因陆资因素,要求阿里巴巴撤离台湾,恐怕损失最多的是台湾自己。
透过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可以让台湾的商品热销大陆。例如去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3天就卖出了3吨坚果、1.5吨蔓越莓干,都是由台湾Costco出货。况且投审会也肯定陆资来台投资的正面效果显著,从资料来看,开放陆资来台6年,共核准667件陆资案,资金额12.25亿美元。
从投资业别来看,批发及零售业投资3.03亿美元最多、占比24.74%,银行业2.01亿美元占16.44%,港埠业1.39亿美元占11.35%,分居前3名,且都是以服务业为主。
上述有二点值得台湾省思,其一,惹恼了阿里巴巴,对台湾只有坏处。目前阿里巴巴没有来台,就已经帮台湾卖了很多商品,如果来台设公司,应会给台湾有更多机会。
其二,除了制造业,台湾应要更重视服务业的进出口。从数据来看,2014年岛内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64%,就业人数占58.9%,但在对经济成长的贡献来看,制造业的贡献仍高于服务业,指出台湾服务业受限于内需成长不足的事实,也指出服务业附加价值低落的现象,台湾经济要好,正确的服务业进出口政策是关键。
服务业进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多面向的,与贸易的进出口并不相同。阿里巴巴来台,虽然是服务业的进口,但在台设公司,用台湾的员工,采购台湾的商品,或提供平台给台湾厂商卖商品到大陆,这是帮忙提振台湾经济。
要发达台湾经济,必须对服务业有新的认知,要提升台湾服务业在地跨境服务能力,也就是能在台湾赚世界的钱。我们应拥抱阿里巴巴来台湾设分公司,也要争取马云之前答应阿里巴巴带来的100亿给年轻人的创业基金,支持台湾青年在地创业,也帮助年轻人到大陆创业与工作,对陆资或其他地方的服务业进口能带提供台湾就业,帮助台湾商品营销世界的都给予欢迎。
另外,我们应深耕台湾商品的出口地区,由台湾商品来吸引当地人喜欢台湾的服务,来带动台湾的服务业出口。
网络经济时代,我们应改变观念,抓住所有的机会发达台湾经济。逆向而行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阶段。一味地怕陆资,丢掉台湾的机会,最终是害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