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屠夫改行开启种花之门 十年耕耘花田变花谷
金秋时节,清流聚宏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地里非洲菊盛开,大棚里五色茶花随风摇曳,公司老总郑开红正在指导工人对刚引进的新品种北美冬青进行管护。
在清流花卉界,郑开红可是响当当的人物,10年前,他开启种植鲜切花的历程,从单一的非洲菊开始种起,如今已成了清流花卉龙头大户,基地品种超百种。
郑开红今天的成绩缘何而起?在采访中,郑开红道出了种花密码。
屠夫改行 开启种花之门
10年前,郑开红干的是屠宰行业,虽然只能养家糊口,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为何会放下屠刀,种植鲜切花?郑开红和笔者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2007年清流县把鲜切花作为清流特色农业来发展,他的家就在县里推广鲜切花种植基地的边上,忙完一天的活,他总会到花地走走。许多花农说,种花效益好,每亩收入可上万元,正是这些话语,让郑开红心头一颤。
他心想,生猪屠宰,起早摸黑,一旦肉卖不出去,就会亏本,自己正寻思着其他致富门路。看到那些鲜切花大棚,郑开红突然醒悟,何不尝试种植鲜切花呢?
说干就干。2008年2月,郑开红从周边农户家流转了10亩地,除了家里的15万元积蓄,还向朋友亲戚借来10万元,建大棚、购花苗……不到两个月,10亩大棚都种上了非洲菊。
因为是首次种植鲜切花,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郑开红就常到县里书店,买来花卉种植的资料,对着书本来养护他的首批花。
历经3个月,大棚里的非洲菊在郑开红的精心照顾下,已开花上市,这让他兴奋不已。回忆起第一次卖花,郑开红记忆犹新,当时,从经销商手中拿到1600多元花钱,郑开红是一连数了好几遍。
有收获,郑开红更坚定了当初的想法。白日里,夫妻俩在花地护理,夜晚则在家学技术。年底10亩非洲菊让他得到了20多万元的回报,几乎把成本拿回。
2009年,他又流转20亩土地,搭棚种花,2010年,郑开红通过惠农贷款及计生户创业贷款,迅速将花地规模扩大到50亩。
以短养长,打造茶花大观园
种了多年非洲菊,郑开红有着独特的眼光。
他深知,在清流,鲜切花也成了农民增收的大亮点,行情好,农户种植鲜切花亩产可达2.5万元至3万元之间,许多农民便会纷拥而至,届时市场会饱和,影响价格。
于是郑开红果断出招,把精力投向茶花盆景。
2014年2月,他到云南、漳州、金华、广西等地学习考察,得知茶花这一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已走进千家万户,有着巨大的市场,特别是高档别墅、小区等用茶花量大,且茶花盆景也备受世人亲睐。
回家后,郑开红马上流转土地,收集茶花品种,把种植非洲菊所得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茶花上,仅2014年,他就种植了120亩茶花,品种涉及200多个。
他把非洲菊基地全部交给妻子管理,自己主要负责茶花种植。
郑开红说:“非洲菊是短、平、快的投资,茶花则是长线投资,2014年投了120万元,年底茶花盆景就卖了20多万元,今年如果全部投放市场,得到双倍的回报是没有问题的。”
通过几年的艰辛栽培,他的茶花园市值已突破500万元。
高端注入,打造千亩花谷
沿着嵩溪镇往清流方向,驱车10分钟,便来到郑开红的花谷,这个花谷面积1000多亩,依山而建,清清的溪水在其间流淌,一排排整齐的智能温控大棚里培育着名贵的北美冬青和花醉木等高档花卉种苗,另一边是连片的高标准连拱钢架大棚,里面新种下的非洲菊苗长势正旺。
“基地规划建设7个功能区:花卉核心区,主要以种植鲜切花为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景观鱼溪区,利用现有的两条山泉溪流,建生态护岸,养景观鱼;200亩水果采摘区,设置四季皆宜的水果采摘模式,春有草莓,夏有西瓜、杨梅,秋有桃李,冬有柑橘、百香果等,同时采取部分反季节种植的方式,确保四季有花可赏、有果可摘;30亩垂钓区,养殖各种精品鱼类;300亩精品山茶花观光园;400亩名贵树种种植园以及山泉水泳池。”说起基地的规划,郑开红说,他打算再用5年时间,投资1亿元,依托当地清新的空气、良好的水质、多样的山林资源,争取把基地打造成现代大型农业观光园。(记者 沈昌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