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

22.05.2014  18:45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潮州开元寺

【历史沿革】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寺内墙壁各处,镶嵌着众多官府文告和历代开元寺重修碑记石刻。196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大寺。


开元镇国禅寺

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向为十方丛林,住持由僧众推举。清代乾隆元年(1735年)礼请密因和尚任住持之后,改以曹洞法裔相承为住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恢复十方选贤制,近数十年来,住持分别由临济、曹洞、黄檗法裔出任。1950年纯信和尚被公推为住持,他曾发心代众生受苦而焚去二指。在极左路线重压下,为了保全开元寺,他上书中国佛教协会反映情况,使肉菜市场从寺中迁出,又带领僧众种田、办酱油厂和柴炭门市部以自养;整修殿宇、重塑天王像,在任十六年,诸多建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逐返乡而逝。

改革开放后,住持慧原法师发大菩提心,多方奔走筹划经营,在海内外善信资助下,六载重修,使梵宇重光。1991年定然法师住持开元寺,订规立约,整肃道风。泰国华侨领袖、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资肋七百余万元在风光绮丽的韩江大桥东侧山麓兴建泰国式佛殿一座,每年均有数以十万计的侨胞、国内外高僧大德至此观光。1992年,定然法师在原来僧伽培训班基础上,恢复岭东佛学院(1933年太虚法师创办,1935年因经济困难停办),礼聘德才兼备的法师任教,现已毕业三届学僧。1996年耗资五百余万元,在开元寺西侧兴建占地二千余平方米的园林式教学楼,其格调与开元寺主体古建筑相协调。

2001年06月25日,潮州开元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寺院胜景】

 
开元寺大雄宝殿

开元寺始建时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后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五观堂、香积厨、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云水堂、诸天阁、形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石经幢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


殿外围栏

栏楯和围栏

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大铜钟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馀斤、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开元寺地藏阁

香炉

文物室中陈列着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似陨石雕就的大香炉,六层圆形,高1.4米,重950斤,底层以八个兽头作炉脚,第二层呈八棱形,分别雕刻八幅梅花鹿动物浮雕,三层、五层分别雕覆莲瓣,巧妙衔接呈球状的第四层金束腰,第六屠为炉体最上层,呈正圆形口沿,宣径达84公分,口沿边高18公分。上刻飞天图纹浮雕,炉口阴刻铭文:“大元泰定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大夫连州知州兼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於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整座香炉设计独特,线条流畅,素有“天上的材料,人间的工艺”之称。


开元寺藏经楼

经书

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因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派员走访全国十多个省区寻找底本,以补缺损,最後在这里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

寺中还有智诚法师抗日战争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八十馀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时人赞曰:“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


开元寺大悲殿

大悲殿

2000年2月19日,开元寺大悲殿举行奠基仪式,2001年2月9日正式鸠工启建,2005年4月历经四年精心构筑的巍峨大悲殿竣工。

大悲殿在开元寺东侧(历史的原因,这里曾成了小商品市场和群众电影院),重檐歇山,红墙碧瓦,面阔30米,进深25米,(连脊)高12?85米,总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工程造价3300万元,海内外善信捐资900万元,开元寺自筹2400万元。殿身面宽5间,进深4间,面积800平方米。山门、回廊、僧舍等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匾额“大悲殿”,为香港国际潮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所书。殿外周墙10幅青石浮雕、通雕和圆雕,其内容是《观经》里234个佛经故事,殿周有18根蟋龙大青石柱,荟萃了佛教文化特色和地方建筑、雕刻艺术,丰富了开元寺的景观,又为海内外信众和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新的朝拜观光的胜地。

开元寺大悲殿内供奉的86尊应身化像,是国内第一座供奉86尊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大悲化身像的殿阁,是国内佛教汉白玉观世音化身像最多的殿阁。

大悲殿的艺术装饰,风格古朴敦厚,造型秀美,色彩绚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以及地方传统技艺,是古人智慧与现代智慧相结合的结晶。

【当今住持】


达诠法师法相

达诠法师,俗姓刘,名国锐,生于1973年12月,黑龙江省人。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毕业后于哈尔滨市工作,期间深深地感受社会民众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遂产生了让众生得离苦恼的想法。

1996年6月于广东省饶平雷音寺礼弘澈法师剃度出家,并在当年于光孝寺受具足戒。1998年1月开始于潮州开元寺常住,历任知客、大知客、监院等职务。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研习佛学,2004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专业,并于2006年7月获研究生学历。在管理寺院、学习佛法的同时,达诠法师也很关注佛教在海外的推广。1999年2月随中国佛教参访团参访泰国、尼泊尔等国。2002年5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会议。

2004年10月当选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潮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潮州市青联委员,潮州海外联谊会理事。2005年11月,受聘于潮州市松林古寺住持。2006年6月,经两序大众推荐为开元寺住持;8月,当选潮州市佛教协会会长;10月任潮州开元寺方丈、岭东佛学院院长。2011年当选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2012年2月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潮州市委员会常委。

自上任以来,达诠法师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推动与发展,带头为扶贫济困、施医赠药、公益助学、救灾建桥、绿化环境、组织放生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做贡献。在托钵行脚慈济活动上,自2008年缘起至今已有6个年头,达诠法师慈悲宣示:“托钵行脚所得财物,全部用于回报社会,为和谐社会作贡献。”所得善款主要捐献给明镜古寺,使寺内几十位孤寡老人的生活、医疗有一定的保障。

自任开元寺寺监院以来,达诠法师带领全寺僧众积极开展各项寺务活动,健全寺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修缮寺庙、致力于规范佛教教务活动等,并于2005年落成开元寺大悲殿,法师担任方丈以来,于2007年先后开办莲益家园、开元寺慈善中医诊所等,于2012年修缮开元寺山门,整治蚁害。

数年来,达诠法师致力于规范佛教教务活动、僧伽教育,进一步加强佛教院校在教育教学领域内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并借鉴各大佛学院、社会大学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理念,为佛教教育事业服务。同时,法师还努力开拓居士教育培训,为社会人士了解佛教、学习佛法、交流人生智慧经验等提供方便,不仅弘法利生,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