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建阳区大湖村黄仁盛开荒造林的足迹

13.04.2015  16:04

  在建阳区小湖镇大湖村,提到“楮林山上不老松”黄仁盛,老一辈人记忆犹新,新一辈人崇敬有加。黄仁盛虽然去世38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把荒山变成宝山的传奇故事,至今被广为传颂。清明时节,记者到大湖村寻访黄仁盛当年开荒造林的足迹。

  艰苦奋斗 荒山变宝

  在楮林山脚下,记者看到,山上成片的杉木、毛竹、茶树,郁郁葱葱,满目苍翠。

  “前面那片杉木二代林,就是黄仁盛当年种的”。“杉木已经被砍掉一轮,现在是新长的,有碗口粗了”。“毛竹最初是一小片,后人也种一些,现在是一大片了”……随行的小湖镇干部张诗宏、王晶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黄仁盛,小湖镇大湖村人。解放初期,大湖成立初级社,黄仁盛被推选为社长、耕山队长。1955年,他只身到楮林山垦荒植树种茶,套种杂粮、药材,之后带领村民开辟荒山、开办茶厂,建成闽北第一个新茶园。1958年,60岁的黄仁盛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多次被评为县、地、省和华东区农业劳动模范。1977年6月,他因病逝世,终年79岁。

  当年,黄仁盛是如何艰苦创业、改造荒山的?

  记者寻访到继黄仁盛后接任耕山队队长的谢正寿老人。谢正寿今年81岁,思路清晰,身体硬朗。记者上门时,他正在穿针引线,缝补衣裳。谈起黄仁盛,他显得激动和骄傲。

  故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解放初期的闽北,百废待兴。黄仁盛看到大湖粮食欠收,百姓吃不饱饭,而楮林山杂草丛生、生态系统退化。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做梦也在想如何让荒山变金山。

  1955年,他向社员发出了开山绿化、植树种茶、套种耐旱杂粮的倡议。但有些社员感到困惑:“上山种树二十年才有收成,种茶也得四五年。仁盛,你快60岁了,何必这么辛苦?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让荒山变金山银山有什么不好?”黄仁盛说。

  尽管道理说了不少,但还是没人愿意跟他干。黄仁盛只得独自一人卷着铺盖到离村庄3公里远的楮林山开荒。在山上,他住草棚,吃地瓜杂粮,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大风大雨照样干。

  几年下来,他挖坏了20多把锄头、耙子。村里黄文金等11位老农被他的无私精神感动,也拿着农具、带着生活用品上山种树种茶、种杂粮种药材,并推选黄仁盛当耕山队长。受黄仁盛的影响,40多位青年也上山了,300多亩茶山渐成规模。收成后,最高时收优质水仙茶7000多公斤、杂粮7500多公斤、药材1800多公斤,荒山变宝不再是梦想。

  黄仁盛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着更多的人。随后,小湖公社成立了10多个耕山队,建阳全县也成立了80多个耕山队。

  守望青山 造福人民

  黄仁盛一辈子没有生育子女,他和妻子只收养了一个女儿,养女生育了二男四女。

  记者寻访到黄仁盛的外孙黄礼福。黄礼福今年58岁,从17岁起跟随黄仁盛在楮林山开荒种树,1984年担任大湖村村干部至今。

  “外公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留下的老老实实做人的道理,艰苦奋斗的品德和百折不挠造福人民的精神,影响我们一辈子。”黄礼福深情地回忆起当年跟随外公开荒造林的艰苦岁月。

  当年耕山队队员最多时达到近百人,大家都吃住在位于半山腰的楮林禅寺。天刚蒙蒙亮,黄仁盛总是第一个上山,埋头干活;大家都收工时,他在外孙的一再呼唤下才返回。

  艰苦的生活环境、高强度的劳动都没有难倒黄仁盛,最让他难过的是缺乏新技术,粗耕粗种,产量低、效益差。

  黄仁盛看到楮林禅寺里种了几棵茶树,长势喜人,寺里还用这些茶青制成不错的茶叶。他通过仔细观察,认真与寺里僧人交流,摸索出新的种茶技术,选用水仙良种,及时除草松土、增施肥料、防虫治虫。

  茶产量和质量提高了,从一年采一季变成一年采三季,每亩产茶50多公斤,改变了过去“四年剪尾,五年小采”的低产状况。

  黄仁盛还在楮林山上办起了制茶厂,进行茶叶精加工。刚开始筑炭窑时,他失败了七八次,一次次总结经验,再一次次重新烧炭窑,先尝试烘焙采收的中药材姜黄,再亲手炒茶青、焙茶,终于成功制出大批一等茶。

  说起黄仁盛,今年81岁的小湖镇政府退休干部康树尧更是如数家珍。

  康树尧说,黄仁盛的事迹感人至深。1958年的春节,黄仁盛经大队党支部书记邵金兴一再动员,才在家里过一个除夕,正月初一又怀揣两块年糕回到耕山队干活。为了节省木工工资和木料,黄仁盛与耕山队员利用休息时间,用枝条搭了一个大大的晒茶坪。

  黄仁盛话语不多,吃完饭便做工,在制茶季节,经常通宵熬夜。60多岁的老人精力如此充沛,令年轻的康树尧自愧不如。

  “我没有见过他,但经常听父辈们讲起他。”今年41岁的大湖村党支部书记黄祥枝给记者讲起了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一次,黄仁盛挑着茶叶到10多公里外的水吉公社茶叶站,半路上下起倾盆大雨。他不假思索脱下衣服盖在茶筐上,自己打着赤膊,挑着担子,一直走到茶叶站。事后有人说他傻,他却说:“集体的东西,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黄礼福永远记得外公去世的那一天。临终前,黄仁盛拉着亲人的手叮嘱道:“死后,把我葬在楮林山下,我要永远守护着这片青山。

  黄仁盛走时,家里还欠着200多元债务。如今,他栽下的小树苗长大了,成为大湖小学等楼房的栋梁之材;他种下的翠竹漫山遍野,成为一道碧绿的风景线,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绿色丰碑 精神永存

  经过黄仁盛和耕山队员艰苦奋战二十几个春秋,昔日贫瘠荒芜的楮林山变成了希望沃土。

  黄仁盛的创业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改变家乡面貌,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今,黄仁盛生前所在的大湖村已基本消灭荒山,造林护林面积1.08万亩,成为一个绿色生态村庄。

  在建阳区政府,记者还见到原建阳县副县长、当年采访过黄仁盛事迹的黄金山。黄金山今年83岁,他回忆着当年采访细节,不时为黄仁盛的可贵精神感慨。

  黄仁盛的可贵之处,关键在于有信心、有决心,苦干实干。“要坚决把楮林山荒山消灭掉,才好养老、才好睡觉。”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梦想。

  1958年10月的一天,村支书兴冲冲地找到黄仁盛:“仁盛叔,公社党委正式批准你入党了,跟我下山去开支部大会吧。”当时,黄仁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支部大会上,他两眼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庄严地向党旗宣誓。

  入党后,黄仁盛的干劲越来越大。1960年,他的工分,超过定额一倍多。

  黄仁盛的事迹极大鼓舞和带动建阳农村、闽北山区农民耕山种树,绿化环境,创造美好生活。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宛如平常一首歌,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

  上世纪60年代,黄仁盛的事迹得到了国家以及省内主要媒体的表扬。1961年11月,福建日报刊发黄金山、朱云旺、王文铿采写的长篇通讯《楮林山上不老松》及评论《革命的乐天派》。同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将上述两篇文章全文转载刊发。此后,闽北报陆续刊发了《千年荒山翻了身,茶桐果杉竞争春》、《建阳开展学习黄仁盛活动》、《黄仁盛归队以后》、《比起黄仁盛我还差得远》等报道。

  省内许多县市、公社干部群众纷纷到大湖学习。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几十甚至数百人前去取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黄仁盛把自己的生命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山,融入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获得了永生。(卢小标 王柳珍 朱领军)

  短评:

  可贵的精神

  黄仁盛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就是艰苦奋斗精神。

  年近六旬的黄仁盛,不怕困难,只身上楮林山开荒造林,后来带动10多位老人和40多位青年上山,把一个300多亩荒芜贫瘠的山岗,建设成为闽北第一个新茶园。黄仁盛身上体现的信仰力量和奋斗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他的事迹,再次生动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也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过时的传家之宝。过去,我们靠这种传家之宝,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我们靠这种传家之宝,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传家之宝,建设美丽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代在变,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当前,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常态下,拿出更大的激情和干劲,全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南平。

  (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