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老建筑连窗台线都还原 鼓浪屿申遗成功背后故事

19.08.2017  21:37
修缮老建筑连窗台线都还原 鼓浪屿申遗成功背后故事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林爱玲实习生 詹秋莹 通讯员 黄诗波)2017年7月8日,鼓浪屿申遗成功,让无数鹭岛人为之振奋。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智慧,其中,便有思明区人大代表活跃的身影。

   修缮老建筑 犹如在“探案

  王唯山,思明区人大代表,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作为鼓浪屿人文社区、人文景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之一,王唯山负责鼓浪屿申遗遗产保护修缮、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和鼓浪屿风景区规划管理工作,在保护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王唯山说,五六年前,他就主持开展对岛上2000多栋房屋的排查,将其中391栋列为历史风貌建筑,为这些老房子建立了“身份档案”,详实记录了这些老房子的建造年份、建筑历史等。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健康档案”,将每一栋老房子诸如漏雨、病害等问题登记在册,以更好地跟进修缮、保护。

  现鼓浪屿田尾路21号,曾为丹麦大北电报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一度沦为某酒店的洗衣房。在申遗过程中,王唯山主持对其进行恢复、修缮。为了还原建筑原貌,王唯山与古建筑专家一起翻阅大量史料、查找老照片,与专家、施工人员等反复探讨。“每一条窗台线都要慢慢地找,整个过程需要抽丝剥茧,简直就像侦探探案。”王唯山笑着说。

  作为一名资深的人大代表,王唯山还特别关注让百姓在鼓浪屿申遗中得到实惠,共享申遗成功的成果。

  在去年12月召开的思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唯山提出了“关于加大投入提高鼓浪屿社区生活配套服务水平的建议”。他呼吁,鼓浪屿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水平不高、配套服务不全的问题应引起厦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他建议区政府加大投入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提供和保障社区配套服务,切实提高鼓浪屿的宜居性。这一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劝导遇阻 代表身份显神通

  众所周知,鼓浪屿申遗涉及众多建筑、文物。为了恢复建筑的历史功能,许多违章搭建亟待拆除,许多老建筑里的住户也要搬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整治提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鼓浪屿街道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当时负责街道搬迁安置工作的思明区人大代表、鼓浪屿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傅坚,就是其中一员。

  这一工作琐碎、复杂,想要做好并不容易。“比如说,一栋老房子的业主可能就有十几二十个,有些还在海外。”种种特殊情况给傅坚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作为一名资深的人大代表,她深知做群众工作一定要耐心、贴心。因此,她利用晚上、周末,反复上门入户,与居民交流谈心。

  “有一栋位于鼓新路的别墅,我和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就上门了不下十次,经过一次又一次劝说,最后居民同意搬出。”傅坚告诉记者。

  “人大代表的身份可是帮了我不少忙!”傅坚笑着说。在对鼓浪屿某大厝进行测量时,业主的抵触情绪严重,一再拒绝测量队进场测量。对此,傅坚和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前两次都被拒之门外。后来,傅坚灵机一动,掏出随身携带的人大代表联系卡,说:“没关系,我是人大代表,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这是我的联系卡,你拿着。”业主一听,态度立刻大转变,向傅坚反映了他的真实情况和诉求。回到街道后,傅坚马上把这一情况向街道相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反应迅速,最终帮业主解决了这一问题,对该大厝的整治提升也得以顺利开展。

  这样的事,傅坚没少做。在全岛整治提升期间,傅坚位于鼓浪屿街道办事处四楼的办公室,成了群众接待室。“傅代表,您能不能帮我反映……”群众来到她的办公室,她总会泡上几杯清茶,边听边记,完了之后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落实快、落实准,让前来反映情况的居民群众都为她点赞,路上遇到她,他们总是忍不住拉着她说上几句话。

  “身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发挥好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倾听他们的声音,服务他们的需求,才不会辜负他们的信任。”傅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