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龙岩探索建立联防联治机制 筑闽江源生态安全屏障
初春,流经清流县长校镇的长潭河波澜不惊。
然而,去年同期,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上游漂来的垃圾堆积在水坝前,多的时候有七八米高,人在坝上触手可及,根本看不到水面。”在长校镇集镇下游数公里外有一座竹青背水电站,水漂垃圾在此汇集,水电站因此成了“垃圾站”,站长王进华十分烦恼,如果不是水坝拦着,垃圾就往下游走。长潭河下游是沙溪,再往下则是闽江。
“我们也头疼。”今年是长校镇党委书记李梓文到长校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前四年,他很难笑得出来:周边都是农业乡镇,按理说水质应不成问题,可每年汛期一到,洪水便带来大量垃圾。2015年“5·19”洪灾,满河垃圾延续近一公里,洪水退去,两岸树上挂满各色垃圾袋。
李梓文的烦恼,得从长校的地理位置说起。地处清流县西南角的长校镇与三明龙岩两地的连城、长汀、宁化接壤。长潭河从宁化发源,一路流经长汀和连城的7个乡镇,进入长校镇。
打捞垃圾办法想了不少。2016年,长校镇在与连城县四堡镇的河流交界处,焊上了一道铁栏。可接下来的洪水,直接把钢筋拦网连着岸上固定的水泥一起冲掉,尝试宣告失败。
由于水太深,只能请专业队伍清理垃圾。因量太大,一次9万元,一年两次,对长校镇是个不小的负担。
随着河长制的全面实施,李梓文感到肩上的压力前所未有。2017年底,清流县人民检察院派驻县生态综合执法大队检察官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个生态综合执法大队检察官办公室。去年初,大量投诉反映到县检察官办公室,很快,县里2018年第一号检察建议书送到长校镇,这让李梓文颇为无奈。
经过调查,该流域的生活垃圾原来一直由下游的长校镇处理,但两地四县七个乡镇已近10万人,若有人在上游中游随手抛垃圾入河,汇集在一起,对长校来说,清理速度根本跟不上。县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丘自文说:“单凭下游一个乡镇压力大,困难多,也不公平。”
转机出现在去年6月22日。根据长校镇发来的商请函,县检察院在省市两级检察部门的协调下,两地四县检察院及河长办八部门首次在清流面对面。八方共同会签《关于建立闽江源跨区域、跨部门生态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健全涉水源区跨部门生态联防联动、水质监测及通报、突发水环境事件应对、公益诉讼配合、生态环境修复等10项工作机制。八部门通力合作,各地及时沟通,举措落实更有力。
原先基本不往来的两地乡镇交流开始热络。前不久,李梓文又带着相关干部去了一趟上游的几个乡镇。“各乡镇都建立起自己的截污纳管工程。我们也不需要再为上游的问题烦恼,只需要考虑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笑着说,优势各异,常来常往,合作空间不小。
目前,长校镇也建立起自己的污染防治长效体系:河段有河道专管员,村组有了保洁员,镇里建立起垃圾收集中心后,把垃圾清运外包给保洁公司,负责集镇卫生的保洁。深水区的作业则由有打捞资质的专业队伍负责。资金也有了保障,即由县河长办、镇里、河段的电站三方“各出一点”。
一度因上游污染问题而意见较大的长校镇群众,终于可以“常笑”了。(记者 方炜杭 全幸雅 通讯员 吴火招 罗联浔)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