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陆盛钦:山村行医不言苦 热心公益数十载

20.01.2015  11:43

  今年72岁的陆盛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不仅热心公益事业,还利用中草药秘方免费救治患者。40多年来,他的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乡亲们。

  陆盛钦家住建瓯市水源乡王厝村外厝自然村,王厝村是水源乡最偏远的山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16日,记者来此了解老人的事迹。

  1962年,陆盛钦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村里当了教师,1966入党。历史上,村里还从未有过医生,村民头疼脑热,就得步行到十几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因看病不方便,村民生病大多忍着,小病往往被拖成了大病。见此,陆盛钦萌生改行当村医的念头,方便乡亲们看病。

  上世纪70年代,陆盛钦凭着家传中医功底,先后到建瓯卫校和闽北卫校学习。学成归来,他成为村里第一个乡村医生和村卫生站负责人。当时,看病只收5分钱挂号费,虽然生产队以记工分代酬,但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是很困难。因此,他只能半农半医,不看病时就得参加生产队劳动,多赚点工分,晚上还得挑灯自学医学知识。

  赤脚医生多是靠着一根针、一把草“两件宝”解决村民的就医问题。为此,陆盛钦又开辟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中草药,解决山村缺医少药的难题。

  王厝村有11个自然村,都散布在崇山峻岭中。在当时不通公路的情况下,陆盛钦出诊一天步行十几公里是家常便饭。虽然很辛苦,但谁家有个患急病的,不管是天寒地冻或是炎热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遇上困难病患,他还分文不收。有时一晚要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起饭碗,就被病人叫去。陆盛钦总是说:“我一个人出诊,总比抬送病人方便,再辛苦也没有病人苦。

  1985年,因体制改革,陆盛钦离开了卫生站。随后,他响应党员带富群众的号召,创办了水源精密铸钢厂,利用废旧铁边角料,铸造各种机械零件。生活渐渐改善了,他的公益热情却从未消退。

  2006年,外厝自然村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包括村里的大会堂,全村被冲毁房子达18幢,陆盛钦的家也受损。然而,灾后重建,陆盛钦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家,而是村里的大会堂。他带头捐款3000多元,并发动村民优先抢修了大会堂。他说,大会堂是村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唯一场所,村民们不能没有它,自己房子可慢慢修。

  外厝自然村经济比较落后,村里的路是土路,非常难走,可是一直没钱修。村民们编了顺口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走皱眉头,车走绕路行。”前几年,村里打算对村道路面实行硬化,陆盛钦得知资金缺口大,带头捐款1.6万元,从而带动全村捐款达20多万元。此后,村里学校前的一段路需要硬化,陆盛钦又拿出1.1万元。

  多年来,陆盛钦为村里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达十几万元。

  在外厝自然村,记者看到陆盛钦还是住在30年前盖的旧房子里。环顾这个家,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墙壁上挂着许多村民们送来的锦旗。“钱用在大家的事业上才有意义。除了生活必需的开销,其他的钱我都用在公益事业上。”老人的话让记者心中充满温暖。(福建日报记者 陈则周 通讯员 魏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