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让执行不再“纸上谈兵”

29.08.2017  13:24
  让胜诉债权从纸上权利变为“真金白银”,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福建省建瓯市人民法院创新执行“三化”管理工作机制,用“鹰眼”“铁腕”“决心”建队伍、“拔钉子”、“啃骨头”、兑民愿,努力形成“万事俱备东风劲 攻坚克难如破竹”的工作局面。

  规范化执行 铸精锐之师

  “今天的任务是强制清退房产,现在出发!”2017年4月1日清晨,一场集中执行,响起了建瓯法院“春季行动”的第一声“春雷”。30余名干警集结待命,出发奔赴小桥镇,对被执行人游某的房产进行强制清场,电视台全程跟拍。

  在公证处、镇政府、派出所工作人员的监督公证下,执行法官对屋内物品,逐一登记造册并搬离,与申请人翁某顺利完成了房产交付。行动全程通过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设备,进行视频在线传输,实现可视化远程调度。

  “此次强制清场,我院微博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文直播,获得多方点赞叫好,不仅在全社会凝聚起打击‘老赖’的共识,也对提升执行队伍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该院执行局长谌荣东介绍道。

  要打好硬战,一支“精锐”队伍是首要保障。该院按照“1名法官+1名执行员+2名辅助人员”模式,组建了4个执行团队,落实执行办案责任制,细化职责分工,推进执行警务化,采取“执行员+司法警察”的一线工作模式。

  建瓯法院还创新“集约化”管理,将网络自动筛查、人工分案、专人查控、实体性权益专门审查等,分组分段执行,实现繁简分流。

  该院全面启动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细化流程节点监控,开展执行规范化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运行执行日志系统,实现了办案过程的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全程公开。

  网格化布阵 治“”无死角

  去年的冬至夜,建瓯法院执行干警上演了争分夺秒的“擒赖记”。18时35分,执行局得知了出逃在外、规避执行3年之久的被执行人黄某的行踪,执行指挥中心迅速发出指令,干警马不停蹄赶往吉阳镇,黄某被逮个正着,主动还款5.3万元。

  建瓯法院多举措、组合拳出击,规制失信行为,极大限度地挤压“老赖”的活动空间。执行警务小队利用节假日、深夜、凌晨,发起突击行动,截堵“躲猫猫”的“老赖”。打造网格化新媒体曝光矩阵,以该院官方微博、微信、闹市大屏幕为核心曝光台,联合当地电视台、电台以及乡镇微信平台,设立“老赖”榜。此外,定期向当地综治诚信信息系统报送失信信息,形成纵深辐射的曝光网络。

  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诚信社会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执行难,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与18个乡镇街道、22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惩戒机制。将失信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代表委员候选人资格审查、单位招考的审查条件,形成全社会关注诚信、打击“老赖”的强大声势。

  信息化添翼 变现“节节高

  近日,通过“点对点”网络查控专线,建瓯法院发现被执行人宋某在兴业证券持有股票2500股。执行法官立即予以冻结,强制卖出,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是拓宽财产变现渠道的有益尝试。

  该院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执行工作的运用。通过电脑网络,与24家单位完成对接,对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和工商登记信息等,进行“点对点”查询、控制,形成完整的远程实时作业工具链,执行工作从“游牧式”向“精确式”转变。建立财产线索轮询制度,将支付宝、微信钱包、基金、证券交易信息等新型财产类型,纳入智能筛查,深掘“老赖”的隐秘“腰包”。

  今年,已是该院运行网络司法拍卖的第四年,该院创新“立体化”网拍格局,实现网拍市场化、阳光化推进,利用微信平台推出“周三看网拍”栏目,引入房产中介公司、中介网站,进行线下、线上立体推广,提高信息针对性和覆盖面;建立网拍按揭贷款制度,形成“互联网+司法拍卖+贷款”体系,降低了参与门槛,提高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据悉,2016年至今,建瓯法院已累计拍出42件拍品,成交额8554万元。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