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上下一心 启承转合 砥砺前行

21.08.2015  15:58

  利树集团投入近3000万元,从“AB”变频、DCS、QCS到全部控制屏幕化,全公司设备上万个控制点都由电脑控制,电脑的主机和处理器分布在公司15万平方米厂房的各个角落,连接线加起来有4000公里长。 (魏永青摄)

美丽乡村慈口村一角 (魏永青 摄)

“进士广场”今春新塑建瓯历史名人雕塑群,吸引不少市民在这里活动 (魏永青 摄)

游客在根艺城观赏根雕作品 (徐俐敏 摄)

三溪交汇大美建瓯 (阮任艺 吴章中 摄)

  建瓯,在新常态下寻求更加理性的发展,企稳、换挡、提质。今年,该市经济运行数据可圈可点: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77亿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820元,增长10.7%。1-7月,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19.76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44亿元,增长32.5%。

  “面对困难问题‘怎么办’?主动适应新常态‘怎么为’?保障发展‘怎么成’?思想要开拓、措施重实效、落实见真功。”建瓯市委书记余建坤如此问答,实为该市开展“思想观念大解放、企业项目大对接、发展环境大营造”活动的最好注解。一年来,建瓯全市上下一心,在“启、承、转、合”上施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砥砺前行。

   启:打造发展“新引擎”

  发展的抓手是?发展的支撑是?发展的驱动是?每一项,建瓯都很明晰:以项目为抓手,以融资强支撑,以改革创新驱动,全力开启新一轮发展。

  牵住项目“牛鼻子” 建瓯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拉动增长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抓招商、抓落地、抓开工、抓建设、抓投产。

  深化“三比一看”和“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四套班子领导策划项目跟踪负责制和重点项目责任制,抓紧抓实项目建设,一组数据可窥一斑:全市列入省、南平市行动计划重大投资项目61项,其中在建项目25个,1-7月完成投资14.5亿元,占年度计划67.6%,超序时进度17.6个点;列入省、南平市以上重点项目34项,其中在建重点项目23项,完成投资15.07亿元,占年计划67.4%;省、南平市预备重点项目11项,已开工2项,年内可开工项目8项。23项在建重点项目中,在建产业项目11项,完成投资7.27亿元,占年计划的69%。完成“三维”对接项目13个,总投资75.63亿元。

  在上半年南平市创业竞赛考评中,项目指标分值名列十县(市、区)第二位。

  续接发展“资金链” 8月17日,在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瓯市领导余建坤、陈宗荣等认真察看技改扩产项目建设情况。“得益于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帮助,‘芝星’于7月20日成功登陆新三板。”公司董事长魏安国介绍,年产1万吨药用级活性炭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药品生产许可验收,正在申报药品生产注册号,预计今年9月份获批。

  无独有偶。8月18日,“利树股份”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目前已融资到位5500万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为企业注入“强心剂”十分必要。建瓯市领导主动给企业“号脉”,着力缓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支持鼓励运作规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到资本市场挂牌融资。认真落实完善支持企业融资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引导和撬动作用,定期组织举办全市企业直接融资专题培训活动,强化培训指导。在建瓯,有7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转贷帮扶基金建设。基金从去年的3000万元提升至5000万元,共为107家企业转贷160笔,8.31亿元;注资5000万元设立芝城融资担保公司,通过省上审批并开始运作;注资1亿元参股闽芝小额贷款公司,加大中小企业和“三农”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投资1000万元成立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搭建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间的投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触动改革“神经梢” 积极推进审批改革,整合46个市直部门的审批业务,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核审批股,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条龙”服务。加快“三个清单”制度建设,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6项;认真编制责任清单,厘清责任事项,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全市现有规模农业企业97家,南平市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占南平总数的四分之一,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市专业合作社78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以上示范社17家,建立家庭农场58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家。成立了闽北首家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旺嘉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联结7个村400多户农民,承包土地1500多亩。

   承:“三城一区”更鲜明

  “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得持续发力方成。要沿着‘三城一区’发展路径,开辟建瓯发展大道。”在承接发展上,建瓯市市长陈宗荣如是说。

  做强笋竹城 坚持“兴工强市”战略,打造笋竹、食品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巩固提升。上半年竹产业完成产值49.5亿元,占南平市竹产业产值的41.7%,位列南平市第一。

  重点抓好笋竹城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笋竹加工规模效应,延长笋竹加工产业链,不断提高笋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打造全国重竹地板产业第一城,并带动广大农民竹山开发增收,今年建瓯将投入扶持资金1200.02万元用于竹林优化改造。

  做大白酒名城 6月,成功创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在做大酒业上,注重发挥国家微生物发酵技术白酒研发基地和福建省白酒研发中心落户建瓯的优势,鼓励白酒企业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加强品牌推介,努力开拓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做精根雕城 “包括我这展馆在内,根艺城的几个展馆都是政府免费提供,不用租金。”8月6日,建瓯根雕大师陈志明向游客介绍产品创意,并乐呵呵地说道。建瓯着力推进武夷根艺商贸专业市场二期、中国根雕城4A级景区项目建设,加快产业、人才集聚,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做优现代农业示范区 夏秋时节,瓜果丰收。8月13日,福州学生夏令营的孩子们在迪口镇可建村良麟葡萄种植基地,体验生态采摘的乐趣。“良麟”公司总经理吴良麟自豪地说,该基地试验葡萄二次挂果技术,整个葡萄采摘期可长达五个月。

  “良麟”葡萄、“坡田”大米、“惠津”翠冠梨……一连串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彰显建瓯农民在种养上都是“好把式”。

  尽管如此,建瓯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抓好葡萄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项目实施,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上,该市领导始终倾注心力。8月11日,余建坤深入东游镇上范村现代农业基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8月7日,陈宗荣深入龙村乡调研油柰产业发展工作。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省农科院闽北分院在建瓯建设为依托,抓好小松翠松、东游丰博现代农业项目和迪口富民农业千亩葡萄高效栽培等示范基地建设。东游镇上范村丰博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加紧搭建钢构大棚,至9月上旬将搭建大棚150亩。

  积极发展高优农业、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电商农业,大力发展北苑贡茶、锥栗、蔬菜、葡萄、雷竹、翠冠梨、吉阳四宝、连地白笋等特色产品。全市农产品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省名牌9件、省著名商标16件、绿色有机无公害24件。

   转:锻造发展“升级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建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一产“接二连三”、二产提质增效、三产整合发展,建瓯产业升级版频现。

  转作风促发展 “技改进度如何?新购买的机器何时能安装到位?”7月6日,建瓯市委书记余建坤又一次来到笋竹城工业园区的宏耐集团二期技改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落地情况。

  今年以来,建瓯市领导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跑企业、促项目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建瓯市四套班子成员累计参加各类协调会、办公会、调度会150多次,到项目现场办公60多次,研究解决相关问题100多项。在开展“三大”活动中,建瓯市直机关干部纷纷到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政企手拉手、服务面对面、发展心连心”主题活动。

  转方式抓重点 实施骨干企业扩张工程。强化福矛、利树、居怡等骨干企业扶持,培育财税新增收点;扎实推进森工木业与福建林业投资公司重组,重点抓好华宇与圣象的合作,发展总部经济。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致力培育龙头,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做强做大。重点抓好新武夷药业、鸿志兴包装等去年技改企业达产达效,新上规模企业6家。

  转方向促提升 发展“电商农业”。6月,海绿集团携手省农科院、南平电信打造“海绿农商城”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农产品现货及电商交易集散地;以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农资店、邮政网点、村(社区)活动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等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和覆盖全市乡镇、村(社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同时以茶果蔬产业、笋竹产业、锥栗产业、根雕及酒类产业为重点,支持电商企业打造建瓯特色电商产品品牌,积极融入“互联网+”、“绿色+”浪潮,推进产业“触电”升级,形成产村融合、三产互动发展。

  生态旅游“破题”。推进北津湖生态旅游、小松溪绿道、葛老庄生态园、西际“千竹园”、小桥10公里景观带以及家兴国际大酒店、沃尔玛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业旅游观光点和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生态文化酒业旅游,“福矛”与“双龙戏珠”等酒加工企业审时度势,让“厂区变景区”。

   合:党建民生“大保障”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也是求得融合发展。党建引领,发展为民。”余建坤如是说。

  抓基层夯基础 着力抓好村级换届,对25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案”和“销号式”管理。7月22日,217个村的党支部换届全面完成,9月底完成村委会换届。

  扎实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确定10个示范点,培育了一批示范典型;创新民情工作机制,“民情直通车”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653个;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全市建立专业协会(合作社)党支部11个;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推行“党员中心户”,一个党员中心户联系5-10名党员、10-20名群众。“民情直通车”、“党员中心户”等做法,得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与会领导的肯定。

  坚持“四个平台”锻炼培养干部机制,推进干部驻村蹲点,深化“四联五挂”联动帮扶机制,103个市直单位、87个社会组织与98个村结对帮扶,上半年落实帮扶资金180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10多个。

  抓廉政促勤政 深化庸懒散问题整治,把抓落实作为一种责任要求和工作常态,完善“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制度,健全调度会商、督促检查、情况通报、奖优罚劣等机制,加大对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严肃追究不落实的人和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深化以“实干拼创”为主题的“转作风抓落实”活动,组织开展“思想观念大解放、企业项目大对接、发展环境大营造”主题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与企业一道找问题、抓对接、提信心、促发展,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抓城乡建宜居 7月16日,云际山人行栈道开工建设;8月5日,放生池片区沿江公园及亲水平台设计方案专家咨询会召开……建瓯城乡建设在前两年大步推进的基础上,向纵深建设。

  一方面,深化园林城市创建,新区环岛至龙山保障房道路白加黑改造、云际山公园绿道一期、水南片区及放生池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4座垃圾中转站和城西大桥主体改造全面完成。另一方面,深化“美丽乡村(社区)”创建,抓好仓长、莲花等5个宜居社区示范点和际村、墩上省级示范村建设。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湖头村,成为南平市乡村旅游热门景点。全力打造川石慈口、水源桃源、房道际村、迪口可建等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抓好27个中心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小桥“10公里景观带”建设。

  重民生惠民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根本不成问题。”8月18日,建瓯市教育局负责人说,新建的建州小学、竹海学校、一中附小、高铁新区小学四所学校今年秋季将迎来一年级新生778名。

  近年来,建瓯市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17平方公里扩大到42平方公里。为此,该市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城区学校科学布局调整,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竹海”等四所学校都是这两年建设启用的新学校。

  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建瓯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列入2014-2017年改造计划,其中放生池和下水南片区被列入省重点,总投资74.7亿元。

  “让群众更多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组数字足以彰显该市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去年财政民生支出17.3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1%;今年,仅安排为民办实事的10项目当年计划投资5.64亿元。

  把握“启、承、转、合”的“节奏”,建瓯努力吹散经济下行压力的阴霾,畅快地呼吸。我们欣喜可见:建瓯的发展形势,回暖向好!建瓯的各方面建设,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