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基本建成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体系
中国气象局日前出台《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纲要》,气象部门将用3年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基本建成协同高效、集约智能、优质精准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体系,气象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城市运行和防灾减灾的需要。
根据该建设纲要,气象部门将围绕加强服务供给、丰富产品内涵,推进均等服务、实现气象信息全覆盖,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组织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在加强服务供给方面,气象部门将围绕满足城市生活需求,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建立短时、短期、中长期0-30天无缝隙的天气预报体系,重点开展分区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建立空间分辨率3公里、逐小时更新的城市精细化、格点化气象预报服务网格,建设基于市民生活需求的智能化大数据城市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模块,提供城市环境、交通出行、旅游景区、健康气象等气象服务产品等;围绕满足城市安全运行需要,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研发气象要素对城市内涝,交通、能源(供电、供暖、供水等)等城市生命线的影响预报模型,开展与用户决策相融合的风险预警服务等,建立城市内涝影响预报模型;围绕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开展气候服务,包括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用地和产业布局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推动将气候信息服务纳入城市规划设计。
在推进均等服务方面,气象部门将以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为重点,建立城市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包括推进建立省(市)-区(县)-街道-社区网格为一体的城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审核发布架构和 “区县+街道+社区+防灾减灾群体”的预警联动工作体系,开发用户网格化属地信息、用户需求和渠道适配的对应发布管理规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互联网+”的气象信息发布网络,以为公众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要素预报和个性化、定制式的服务为目标,实现市民全方位无缝隙获取气象信息,重点发展基于位置的、精细化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渠道(手机APP),建立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业务等;以开放共享为导向,实现城市公共信息发布体系与气象信息发布体系的融合衔接,包括建立健全与新闻出版、广电、通信主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传播融合机制以及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快速发布机制等。
在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组织体系方面,气象部门将建立政府主导、有效联动的城市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设,包括推进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融入政府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立气象、水利(水务)、住建、城管、民政等在内的城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每个街道有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或网格化综合信息指挥平台终端)等;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包括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政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制度,或建立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制度等;推进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标准化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框架、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标准、城市气象服务标准等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政府将城市气象工作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城市发展相关规划与重点工程、政府责任清单、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公共财政保障、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地方政府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等。(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