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停机坪 培养“飞行医生”

21.04.2016  10:34

立足厦门 辐射闽西南 面向厦金两岸

厦门市将着力构建新型海陆空立体医疗急救体系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何让救护车更快抵达现场,在死神降临前,实施抢救并将患者快速送达医院,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医疗急救体系。推动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是市政协今年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昨日市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在视察中,记者获悉,厦门市将着力构建立足厦门、辐射闽西南、面向厦金两岸的新型海陆空立体医疗急救体系。

   地面救援
  加强部门联动 为救护车提速
  在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的当下,救护车“被降速”,院前急救受到不小的挑战。为此,市卫计委正加强与110等部门的联动,争取与公安交通部门实时共享交通信息,探索GPS双向定位,确保救护车及时、精准到达抢救现场。
  据了解,在交警部门的支持下,市急救中心的35部救护车已安装车载视频,对违规占道不让救护车行为进行拍录取证,并上传交警指挥中心以进行处罚,较好地保障了在现有路况下救护车的畅通行驶。
  由于各种因素,救护人员往往要在寻找急救现场的过程中浪费不少时间。为此,市急救中心希望未来能得到通信运营商的支持,授权开放手机定位功能,实现手机报警定位信息共享,以便及时准确调派,减少途中延误,避免浪费有限的急救资源。

   空中救援
  “东二飞”也可担负陆地紧急救援

  目前厦门市基本建成的医疗急救网络,包括海警三支队、110、119、120、交通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简称“东二飞”)在内的海陆空一体救助队伍。然而,东二飞等空中救援力量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据了解,东二飞的执行范围覆盖整个福建沿海,也可担负陆地紧急救援,但目前几乎所有救援都是从海上到基地,还没有打通从现场到医院的空中救援通道。市卫计委表示,接下来将加强空中医疗救援能力建设,加快建立直升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空中救援通道没有打通的原因之一,是厦门市空中医疗急救紧急停机点太少。市卫计委表示,接下来将努力推动先行在学校、住宅区、大型企事业等地参照有关标准划定临时停机点,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建立直升机救援程序和机制,加快培养“飞行医生”等。(厦门日报4月20日第A06版 记者 蔡镇金)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