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紧扣定位描绘发展新画卷

22.05.2015  17:02
南平太阳电缆宽大的厂房(卢国华 摄)

  过去的一年,延平区牢牢把握坚持核心引领、坚持市区一体、坚持和谐发展“三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和抓征迁带机关促经济、抓基础带队伍促稳定、抓新区带老城促转变“三抓三带三促”的工作要求,全区干群以真抓实干、务实前行的精神状态,把干事的魄力与干成事的智慧握指成拳,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统揽,增强定力、持续攻坚,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工作落实,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活力创业之城”,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分别荣获2014年度南平市十个县(市、区)绩效管理考评第二名和南平市十个县(市、区)创业竞赛进步奖的好成绩。

  “增资扩产”,顺应新常态

华泰汽配公司员工加班加点生产(陈茂军 摄)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怎样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思路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延平区通过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增资扩产,老树吐新枝,逆境变通途。

  去年,全区主动对接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和千亿、五百亿产业计划,实施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28个,元乔木业、华泰汽配等一批增资扩产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太阳电缆、金山金属等一批技改项目超序时推进。大横绿色产业区、炉下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6.5亿元。如今,全区亿元以上企业达32家,其中10亿元3家。

  “在闽北山区招商引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是比较切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做法。这些增资扩产的企业,厂区内的基础设施,如办公楼、宿舍等已经具有了,他们只需要扩大厂房、增加设备,需要的土地不多,但却可以大幅增加投入和提高产能,这就等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引进了一个或几个同样规模的企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如是说。

  笔者了解到,为鼓励企业增资扩产,该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的若干意见》,对固定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前期费用扶持、区级留成税收奖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一事一议”政策等方面专项扶持奖励优惠政策,建立区领导定期走访企业现场办公制度,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办法,全面掌握项目进度,协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帮助项目报批、征地等方面的强化服务。新政策新举措的出台让企业家们倍受鼓舞,增加了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和决心。

  “2013年9月以来,我们在区里鼓励企业增资扩产的优惠政策激励下,扩大了LED生产线,产能大增。去年,我们公司的LED产值是前年的三倍,增长了200%多,效益也大增。我们这个百人的公司人均创产值30多万元,人均纳税接近2万元。”南平市三金电子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宁利华深有感触地介绍道,最近该公司计划启动跟台湾一个合作项目IJPT,主要用于后道工序的分装,它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上面用的,用途比较广,节能效果比较显著。估计投入大概2000万,产值可以达到5000万以上。

  项目建设,超常规推进

  调结构靠项目,转方式靠项目。延平区委、区政府认为项目是发展的核心,项目是增长的关键,离开了项目谈发展是空谈,离开了项目抓转变是空转!

  “去年,为推动落户延平新城的百亿产能太阳电缆城项目尽快开工建成,我们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做好761.2亩征地工作,有力促进了这个项目平台4个月交付,厂房6个月建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太阳速度’!新厂房是目前亚洲电线电缆行业最大的钢结构厂房,产能扩大了数倍。为此,我们镇抽调去做这项工作的主任科员卢祖林还被区委、区政府记三等功。”炉下镇镇长蔡荣洋说。

  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曹传普介绍,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导向,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通过超常规破解征地、拆迁、安置、开工、环境五大难题,有效助推项目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57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8亿元,占年计划120.35%。16项迎高铁项目完成投资23.8亿元,完成年计划153.44%;策划并列入市储备库项目238项,总投资1266.8亿元。

  在产业平台拓展方面,市区一体合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启动区3000亩平台完工,太阳电缆城一期工程投产,白炭黑林产化工循环经济园加快建设,完成投资63.9亿元、增长38.1%,引进项目63个、总投资204亿元。

  在基础设施方面,合福高铁正在联调联试,南三龙铁路、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和京台、延顺、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及龙江寺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樟湖库区大桥主桥合龙,802县道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硬化农村公路24.1公里,完成公路安保工程197.8公里;投入1.62亿元实施水利项目10个、村级供水73处、水毁修复135处。

  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区共引进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67个,总投资340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9个;对接央企(省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26个,“6·18”对接项目成果98个。全区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640万美元,增长12.8%。

  在延平新城建设加快推进方面,合福高铁站前片区南片区场地平整完成,安济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成功路、滨江东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成功大桥及接线工程、东坑岭隧道开挖工程、朱熹路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南平新大桥加宽工程进行桥面施工,九峰路完成前期改造工程。

  尤其是项目调优了产业结构。去年,该区大力推进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延平新城物流园区建设,招来夏商集团、开元集团入驻该区,全区限上商贸企业92家,增加12家,第三产业增加值91.71亿元,增长10%,增幅位居全市第二。

  生态产业,呈现新亮点

炉下镇花农正在捆扎百合鲜切花(王家盛 摄)

  延平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气候以及天然的“绿色宝库”。绿水青山是延平最大的一笔财富。怎样才能把这笔“巨额财富”转化成持续的“生产力”呢?延平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用生态理念发展绿色经济,把生态优势化为生态资本。决策者们富有远见地把百合花作为谋划延平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产业,并坚持“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采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并建成8000平方米球根中心,开展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工作,百合花种植面积突破4000亩,荣获“中国百合之乡”称号,成功举办“第二届百合花节”,顺利注册“延平百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