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深洪:在更高起点上 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
核心提示:
记者 范启麟 林阿玲 池银花 通讯员 陈天长 丘嘉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乘着“新古田会议”的东风,长汀上下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创下了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生态司法、基层医改等诸多“长汀经验”,走出了电商扶贫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站在新起点,长汀县有何发展新思路?12月7日,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坚持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把优势放大、把短板补齐、把动能激活,实现在更高起点上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奋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长汀。
补齐短板 集聚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1个多月前,到长汀履新的第一天,廖深洪走访会见的对象便是企业家。“在经济产业发展难度加大的当下,提振企业家信心、帮助企业家‘过冬’十分重要。”廖深洪说。
产业水平较低、内生动力不足,是长汀经济的短板,也是廖深洪最为急迫提升的重点工作。“‘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在补‘短板’、聚‘动能’上狠下功夫,坚持驱动创新,发展壮大‘3+2’主导产业,努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稀土产业是长汀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廖深洪说,长汀将以龙岩稀土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金龙稀土为龙头,重点完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新材料等5条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发展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等下游产业。同时,加快推动稀土资源异地接续和资源整合,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项目落户稀土园区,推动稀土产业朝着高新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对于纺织这一传统产业,廖深洪认为,要厚植纺织产业的聚集优势,以安踏、经纬等规模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施品牌自主、民品参军战略,主动承接沿海纺织产业转移,带动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打造海西纺织产业基地。
“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业也要加快转型升级。”廖深洪告诉记者,长汀将继续扶持木工机械和专用汽车产业做大,引进附加值高的新兴机械产业,同时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抓手,重点培育河田鸡、竹制品加工、油茶加工、林下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精深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魂筑牢了,底气才能足。”廖深洪说,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围绕“大汀州、大客家、大苏区、大自然”的定位,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轴,辐射客家、红色、生态等板块,高起点高质量打造“大美汀州”系列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闽西旅游强县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放大优势 筑牢保障
“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廖深洪认为,长汀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优势已经成为长汀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不能变成矛盾,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廖深洪说,“十三五”时期,长汀要将生态优势放大并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探索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构建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等五大体系,持续加快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六大功能板块、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干事创业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廖深洪说,长汀将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从保社会稳定、保干部平稳、保客商稳定三个方面筑牢保障,进一步提振全县上下的“精气神”,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