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库拦洪节制闸分洪 台风过境大学城稳稳顶住了

25.07.2014  11:16

  洪水正在通过侯官排涝站,水位较为平稳

  □东快记者林娟/文柳涛/图

  2014年7月24日,10号台风“麦德姆”肆虐福州城后,曾经国内典型的暴雨洪涝区——福州大学城新区安然无恙。经过雨水的洗礼,沿途路面倒显得格外干净,空气中还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和福州五四北相同的是,这里曾经也是福州最出名的内涝区之一。在2007年时,台风“圣帕”还曾致水漫大学城,困住2500多名学生。而如今,在强度堪比十年一遇的“麦德姆”威胁下,五四北继续沦陷,大学城则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而这,不得不归功于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新体系的建设。

  现场

  台风过境 大学城无一涝点

  24日上午9时左右,雨稍有停歇,东南快报记者驱车前往福州大学城,经过雨水的洗礼,沿途路面显得格外干净,伴随着点点小雨,空气中还弥漫着清新的味道。在福州大学城新区周边绕了一圈,记者没发现一处深积水。

  “昨天暴雨,你们校园有没有发生内涝?”在经过福建师范大学门口时,记者刚好碰到了一位暑假留校的大三杨姓女同学,她说,昨天网上到处都是“麦德姆”狂风肆虐的新闻,但她发现校园里还好,没有因暴雨而造成涝点。“现在校园的情况,就是和平常时下了场大雨一样,感觉并未有任何特别的不同。”她说,而且昨天她也有和福大留校老乡联络,他那边的情况也还好。

  侯官排涝站处于邱阳河的末端,记者驱车前往,一路上发现水塘没有外溢,农田水位也不高。

  下游安全过渡 上游山洪如下山虎

  “这次侯官排涝站的作用挺大的,不然以前像这样的雨量,附近的村庄农田估计早就遭殃了。”侯官排涝站站长郑星说,22日开始,他们排涝站就已启动台风应急响应机制。

  “23日夜里12点,排涝站水位约有6米多,当时闽江处于涨潮状态,闽江水位高于邱阳河水位,情况虽然还不算最严峻,为了安全保险起见,排涝站决定启动4个水泵机组,将邱阳河的水排入闽江,排水时间持续1个小时左右。”郑星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榕桥节制闸、葛岐排涝闸站发现,水位比较平稳。据榕桥节制闸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麦德姆”并未带来太大的水位压力,所以榕桥节制闸并未真正启动。

  相较于侯官排涝站、榕桥节制闸工作人员的幸运,大学城溪源水库上游的百姓却深深感受到了“麦德姆”的威胁。据上街镇分管水利的副镇长金清介绍,“这次可以算是2007年“圣帕”以来,近几年短历时强降雨最大的一次。用溪源老百姓的话说,‘感觉雨下得比2005年的龙王台风更大’。”金清说。

  一位水利技术人员描述说,“23日傍晚‘麦德姆’带来的这一场大雨,实在出乎我们的预料,溪源宫滚水坝的山洪像咆哮的下山虎,站在数十米远岸边的围观群众都有震撼和晕眩的感觉。”他说。

共3页 1 2 3

  榕桥节制闸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观测水文变化

  探因

  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是大功臣

  “大学城是国内典型的暴雨洪涝区。”何工说,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地形特殊,二是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大学城地势平坦,三面环江,西面傍山,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但130多平方公里都是山地区域。一旦下雨,雨水会从山上冲刷下来,大学城的平地区域就要多承担2倍的水量。另外,这里地处我省暴雨中心区,瞬间雨量大。而该片区只有一条泄洪道——溪源江。另一方面,在大学城新区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新旧区域的规划出现不一致,就出现了积水、内涝。为此,自2007年台风“圣帕”后,省、市相关部门立即启动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新体系建设。这也是大学城不再出现内涝的大功臣。

  溪源水库——大学城防涝“大脑”

  根据大学新区流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特性,整个防洪排涝体系总投资14.9亿元。包括一堤一库、二洞三站、三河四闸。

  “一堤”即闽江下游南港上街防洪堤,全长14.476公里;“一库”即溪源水库,库容2428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323万立方米;“二洞”即溪源泄洪洞和大清坑引洪洞;“三站”即侯官排涝站、厚庭排涝站和葛岐排涝站;“三河”即邱阳河、溪源江和轮船港;“四闸”是侯官水闸、榕桥节制闸、厚庭水闸和葛岐水闸。

  “根据溪源水库管理处数据统计,23日截至19时,总入库水量为1039万立方米,在17时左右,一小时水库暴涨了近4米。昨天上午8时,水位80.5米时水库就开始以45立方米/秒腾库放水,截至当天19时,总出库水量为326万立方米,即水库成功拦截了713万立方米的山洪。”金清表示,溪源水库在本次防洪排涝功效中,从滕库、削峰、错峰,到出库流量的45、73、120的逐级加大,起到了大学城防内涝“大脑”的作用。

  榕桥节制闸——发挥着“咽喉”的作用

  此外,他介绍,榕桥节制闸处于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中的“咽喉”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榕桥节制闸可以使溪源山洪水挡在大学新校区外,改道分流从新挖的邱阳河直接排到闽江,大概只需30分钟左右,从溪流江经葛岐排涝闸站到乌龙江需13公里,大概需要4小时。他说,23日市、县、镇三级领导便聚集在榕桥节制闸,制定出“提前做好准备,大水走邱阳河,小水走溪源江”的初步应对方案。在水库管理处科学调度下,23日晚溪源水库安全过渡,没有继续加大放水。大学城以及23个村子都经受住了考验。

  今年8月后,大学新区防洪堤将全部闭合

  记者了解到,2009年,大学城新区上游溪源水库投用,对山洪起到控制作用;2009年,榕桥节制闸完工,给山洪装上了“阀门”;2010年,邱阳河整治工程完工,开辟了另一泄洪通道;葛岐排涝闸站外移工程也进入扫尾阶段,今年8月投用后,整个上街大学新区防洪堤将全部闭合……

  据了解,目前整个防洪排涝工程已大部分完工并发挥作用,设计防御闽江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防御溪源溪山洪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涝水不漫溢。

  大学城内涝历史

  曾因“圣帕”困住2500多名学生

  2007年,受台风“圣帕”影响,闽侯县上街突发山洪,水淹最深处达1米多,导致福州大学新校区2500多名暑假留校和提前返校的大学生被洪水围困,所幸被救援人员紧急转移。

  从事IT行业的福州市民吕先生当时正在师大念大二,他回忆,一夜之间,洪水泛滥,漫过了教学楼一楼窗台,校园立马成了水乡泽国。

  “圣帕台风后,闽江大水长驱直入,村里遭殃,最大水深两米多。”侯官村村民林大叔说,以前,闽江常有水患,洪水经常倒灌侯官村,村里屡屡遭殃。村里曾修了两道防洪堤,但防御标准太低,作用有限。

  提起“圣帕”台风带给福州大学城的那场内涝之灾,闽侯县水利局何工也仍记忆犹新。对于那场内涝之灾的原因,何工解释说,当时像大学城等一些城乡接合部地区,大学城旁唯一的一条泄洪通道——溪源江河道原本就弯弯曲曲,水流速度不快。当时暴雨来了,旗山山脉山洪一下子都涌到了溪源江,江水水位暴涨,倒灌进周边地区。这就是当年大学城内涝的主因。此外,江边不少村庄围江养鱼,沿途村民违章搭盖,严重影响了溪源江泄洪能力。还有高校地下雨水管缺少疏通等问题也都是大学城内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