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改善流动人口管理 曾有人1天被查14次

29.11.2014  14:3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跨地域就业、谋生。这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各级政府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38.6万!这是今年截至10月底,新疆库尔勒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与56.8万常住人口相比,这个数字不容小觑。

浩浩荡荡的“流动大军”,在推动城市发展提速同时,也使社会管理“压力山大”。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库尔勒市作为新疆南北疆的“分水岭”,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具有标本意义。

一枚小圆标管住了几十万流动人口,你信不?

泥瓦工阿不来提信了。他2012年从新疆和田来到库尔勒市,每天奔波于各个建筑工地干活。“麻烦”由此而来,每到一处,民警便会前去查验,最“夸张”的一天,他被不同辖区的民警查验了14次。现在简单多了,只要他拿出居住证,民警看到上面贴的标识便会放行。

团结路街道若荷澜社区警务室民警艾孜买提江也信了。以前,他一下社区就头大,“到处都是人,我也搞不清楚查过谁、没查过谁。查得多了,人家嫌烦,不查,我心里又没底。”如今,他只查没有贴标的,大家都省事,工作做得又快又好。

若荷澜社区位于库尔勒市老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近3000名流动人口在此落脚,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最大的流动人口连片居住区域。2013年,库尔勒市有关部门对该社区组织了多次清查,逾八成群众被反复查验4次以上,但仍存在底数不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