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引上海市民热议 调查显示七成支持一成反对

16.07.2014  21:07

中新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陈婷婷)广场舞近期成为网络热门词汇,引发争论。上海统计局16日发布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人对广场舞等活动较宽容,75.2%的受访市民表示支持,仅12%表示反对。

此次上海统计局对1005个市民进行调查发现,上海市民最反感的噪音是家庭装修噪音,其次是汽车等交通工具噪音,都超过了广场舞。

广场舞在上海非常盛行,不仅是广场、运动场,一些小型商场,居民小区都可见广场舞爱好者聚集。7月初,上海还曾发生因跳广场舞发生纠纷引发命案。

但是上海统计局的官方调查显示,上海人对广场舞的态度并未像网络上那么尖锐。61.8%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方式是中老年人正常的锻炼娱乐活动。61.4%市民认为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60.8%的市民认为有利于中老人活络筯骨、减缓衰老。另外还有32.1%的市民认为社会和谐需要相互包容理解。

尤其是上海青年人对广场舞等活动更为理解和包容,他们认为广场舞等活动属于中老年人正常锻炼娱乐活动的选择比例最高。同时,在认同噪音等问题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的比例为22.5%,高于中年和老年受访市民的同类比例。

在超过一成的广场舞的反对者中,81.8%市民认为是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其次是挤占公共场地,影响他人休闲锻炼,甚至个别中老年人对此着迷,影响家庭和谐。

上海市政府2012年曾颁布《上海市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办法》,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6时,不得在毗邻敏感建筑物的公共场所使用乐器和音响器材进行娱乐健身。

解决“广场舞之争”,统计部门在调查后也呼吁市民更好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在锻炼愉悦自己身心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