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二十一)
聚焦主业树品牌 服务教育促发展
福建教育杂志社
2017年,福建教育杂志社在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教育厅中心工作,以助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涵养教师职业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教育宣传主业,较好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主持杂志社工作的张晓明作述职报告
全面从严治党,组织保障坚实有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学习省领导给“最美教师”回信精神等系列活动,切实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
锤炼专业视角,教育宣传浓墨重彩
——坚持舆论导向,讲好福建教育故事
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重磅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福建教育”专题报道;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组织策划“补短板,促发展”系列报道;参加“最美教师”和“最美学生”寻访活动,推出“最美金秋,遇见最美教师”典型人物报道。提炼“福建经验”,助力教育品牌形成,与《中国教育报》同步推出《让美育成为师生的“刚需”》的典型报道,与《人民教育》同频推出《蔡塘传奇:一所随迁子女学校的崛起》的经验报道。中国教育报刊总社福建记者站深入挖掘福建教育经验,书写福建教育成绩,《中国教育报》2017年共报道福建教育成就的文章100余篇,同比增长5%。
采访“最美教师”安溪关工委胡云豹老师
——注重专业引领,服务师生成长成才
《福建教育》着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重视“闽派教学”经验提炼与传播,集中力量推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成果展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展播”“闽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创新系列”等报道;聚焦当下教学重难点,围绕“统编教材解读与使用”“中高考改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教研创新”等话题精心组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学生报刊着力打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宣传主阵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乐学善学。
——追寻教育理想,丰盈教师职业精神
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累积,更需要精神的提升、思想的跃迁。精心策划《共读:寻找精神密码》《教师要读一点哲学》《个性修炼与教师成长》《用思想推动教育前行的脚步》《一生幼教人——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怀探寻》《一本书,一段教育之旅》等有深度有温度的系列报道。
——提升刊报质量,品牌建设再创佳绩
重视员工能力培养,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教育,全年教育培训4733学时;深入开展编读互动,组织编辑记者“走基层”近600天,了解一些教学实情。倾听读者意见。读者评价“《福建教育》越办越好,策划选题更具专业眼光与水准,关注热点更见独特视角与深度,立足受众需求更加“软着陆”接地气。”
2017年,《福建教育》被评为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福建教育》《学生周报》等刊报在各类全国性刊报评选中共取得奖项23个;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7年转载我社文章共127篇,其中全文复印38篇,《福建教育》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福建教育》入选“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着力破难创新,教育媒体稳步发展
——破解难题,增强发展动力。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延伸教育宣传的触角,进一步提升我社刊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发动社会团体向师生赠阅教育刊报,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
——创新服务,助力教育发展。 不断丰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内容,目前平台用户达1460多万人,活跃用户数全国排名第二,可共享资源350万份,比增170%;支持中学生体育协会开展系列校园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新立2个分会,参与举办千场体育赛事;巩固人教社、外研社等单位合作关系,推广优秀教育图书,开展公益的教材使用培训。
2016-2017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福建赛区)
面对着新媒体的挤压、纸张价格的节节攀升,我社刊报教育图书发行量稳中有升,经营目标顺利完成。
2018年,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宣传主业,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更优的服务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支撑。
(一)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抓机制保障,夯实支部党建基础;抓教育管理,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素养;抓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
(二)主动服务教育工作大局。 发挥教育刊报优势,做好选题策划和工作对接,在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教师上更专业、更精细、更高质。
(三)继续扩大刊报影响力。 积极融入教育新闻宣传总体布局,同频共振,扩大刊报阅读群体和使用率,积极向海内外少年儿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四)努力提升经营效益。 加强与出版单位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
(五)不断优化内部治理。 完善部门考核、人员管理、绩效激励等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凝练企业文化,加强运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