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金融改革将有实质性进展

19.09.2014  01:22

2015年金融改革将有实质性进展

——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

近日,8月份相关经济金融数据相继公布,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下行迹象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稳增长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如何把脉当前经济形势?中国近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哪里?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有哪些操作空间,有哪些“可为”与“不可为”?本报记者日前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

记者:当前社会各界对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十分关注。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操作将呈现哪些特征?您怎么评价?

陈雨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我国已经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而“三期叠加”也成为新常态的关键特征。这种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使金融业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金融政策也需要直面这些挑战,并寻找到适合的解决之道。货币政策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目前还处于适应和探索中,但就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说,整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常态的主要核心在于“三期叠加”,最大的挑战在于转型的挑战。具体看: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是内生增长动力尚未显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三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四是转型期社会资源环境的整体约束问题依旧存在。

面对这些挑战,央行货币政策的整体应对还是得体的,在政策实施中也彰显了一些主要特征:一是较好发挥了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合理区间内不搞强刺激,保持总体的平衡增长。二是坚持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和流动性水平的总体合理稳定。三是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传统做法,货币政策一般只是关注总量问题,不考虑结构问题,但目前世界经济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如欧洲也出现了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大的结构调整时期,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仅靠财税政策不够,应通过信贷政策等手段来加以支持。对我国而言,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具有比较优势,但仍需探索、创新。四是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紧密相关。特殊时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仅让政府有形的手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还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提法进行了很好诠释。今年以来,央行在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总体看,当前货币政策整体着力不错。我们要咬牙坚持住,经济运行只要不超出预定区间,货币政策就不搞强刺激。同时,货币政策要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由于今年全年经济发展可能是“前低、中高、后缓”的发展趋势,四季度压力不容忽视,因此,货币政策微刺激仍要持续,而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微刺激政策演化为强刺激。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复杂。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点和关键点?

陈雨露:这个重要点和关键点我想应该是调结构。当前是调结构最为关键的时刻和最有希望的时刻。我们要考虑,如何使政策和调结构的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第一,要思考如何能够让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产业通过货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途径包括通过并购,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优化整合,央行政策要鼓励并购贷款。第二,要思考如何支持高污染、高耗能过剩产业退市和不良贷款核销。第三,对于国内虽然产能过剩、但“走出去”可以实现双赢的产业,要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配置。就此,应有一系列激励配套措施,如人民币贷款、外汇贷款和债券融资等。

此外,在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极为繁重时期,货币政策可以积极探索发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信贷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把资金引向更为关键的薄弱环节,如“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直接支持结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