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这些民生举措让我们更有获得感

12.01.2016  12:54

   -全年实现脱贫20万人,安排“造福工程”搬迁任务25万人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

   -继续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幼儿学位3万个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闽南日报福州电(记者 张俊毅)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依旧用相当笔墨描绘新一年的民生画卷,提出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精准,构建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年实现脱贫20万人,安排“造福工程”搬迁任务25万人。建立贫困户脱贫退出认定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加强跟踪服务,在一定时间继续享受扶贫政策,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织牢就业和社会保障安全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和设区市统筹,推行复合型医保付费方式,加强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办好投资267亿元的22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以增加总量、均衡发展为重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幼儿学位3万个。加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城区中小学建设项目,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免费特殊教育,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

  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繁荣发展八闽文化。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保护发展闽南文化、闽都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

  以人为核心,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大力发展综合交通,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抓好地铁、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公共停车泊位、休闲慢道等建设,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实施精细化交通管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