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患上严重肠炎便血5年 移植外孙女粪便治疗

20.10.2015  09:42
医生将粪菌经患者鼻腔空肠管注射入患者空肠(医生供图)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医生将粪菌经患者鼻腔空肠管注射入患者空肠(医生供图)

东快讯(记者黄淑平)大便也能治病?这听起来有些重口味,但这事儿是真的。

上周四,在医院胃镜室,医生将12岁女孩的粪便过滤提取,移植到患了严重性肠炎的陈女士小肠内。这一方法被称为“粪便移植治疗”,在全世界也属医疗新领域,也是目前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新热点,更是今后治疗难治性肠病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意外,在接下去的时间里,陈女士的病情会逐渐好转。这也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科开展粪便移植治疗的首例病例。

患上“炎症性肠炎”反复腹痛便血5年

昨日,在病房里,57岁的陈女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说起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的新治疗方法,陈女士既高兴又惊奇。

陈女士是闽侯人,这几年因为肠炎跑遍了福州各大医院。陈女士告诉 东南快报 ( 微博 )记者,5年前,她就因经常腹痛、腹泻被诊断为肠炎。当时到医院也接受了正规的药物治疗,但是腹泻腹痛的症状,经常在几个月后又反复发作。

随后,陈女士开始奔波在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几年下来,病总是时好时坏。最近,陈女士的症状加重了,一天出现六七次粘液血便,腹痛也加剧,剧痛时更是直冒冷汗,在床上疼得直打滚。

半个月前,陈女士来到医院消化内科找医生治疗。医生明确诊断,陈女士所患的是一种难治性的炎症性肠炎,又称“克罗恩病”,这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没有太大效果,且不容易断根。

提取外孙女粪便中的菌落 移植至外婆小肠里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告诉 东南快报 ( 微博 )记者,陈女士的肠炎难治,与其肠道有益菌群失调,有害菌群占上风有关。在衡量了陈女士此前多次治疗的效果后,医生决定采用一项最新的技术——“粪菌移植”。

主任解释,人体的肠道是个大家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菌群,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当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那么肠道功能就会出现紊乱。而移植菌群,好比移植盆栽,在粪菌移植上,就需要把所有菌群连同它的土壤(无杂质的粪便)一起移植,这样存活率就提高了。

经过一翻筛选和化验,陈女士家人选择了12岁外孙女的粪便进行移植,上周四,医生将含正常菌群的液体(粪水),3个注射针管共150ml输送到陈女士的肠道里。

经过粪菌移植治疗后,这几天陈女士不仅腹泻的次数减少为3次,且解出的大便里血丝也少了。主任说,目前来看,这一新的治疗项目已经带来了好的效果。接下来,再进行几次移植,陈女士的顽疾有望得到解决。

粪便移植的过程

选择

要移植粪菌,那就需要原料来源——粪便。这粪便也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的粪便就可以,也并不是可以简单提供——需要没有任何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的一个人。具体来说,要排除感染性疾病,一段时间内要养成不能喝酒、吃辣、抽烟、饮食清淡不油腻的良好生活习惯。

提取

首先需要将粪便排在一个专用的容器里,马上封存。随后,医生将粪便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放到自动分离器上,过滤掉粪便中的残渣,比如没消化的菜梗、果蔬籽等,再经提取后封存。

移植

输 送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可以通过肠镜从肛门输送到患者肠子里;一种可以插鼻空肠管,从鼻腔进入空肠深处,灌送时会避开口腔和胃部,直接进入肠道。考虑到 效果,会分几次灌送。此后,陈女士外孙女的健康肠道菌群,就可以在陈女士肠道里繁殖,建立起正常菌群,从而化解一些超级致病细菌造成的健康问题。

延伸阅读

抗生素过多治疗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主 任介绍,人体的肠道是一个大环境。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高达1270克细菌构成,称为“微生态环境”。而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的正 常健康状态,更和多种疾病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难治性便秘、结肠癌、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等密切相关。如果 滥用抗生素等就会破坏平衡,增加人体的感染机会,危害健康。

而肠道细菌有分好坏。正常 情况下,坏细菌没有好细菌多,如果和睦共处,这就是一个平衡的微生态环境。但,当有些疾病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就会无形中杀死好细菌。而一部分坏细菌会产 生耐药性,占据了好细菌的位置,大量繁殖,从而就破坏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人体也随之发生了感染性疾病。而反复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难治性便秘、结肠癌、 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等,正是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有关。

主任说,目 前,传统的药物和激素治疗方法,对于这些顽固性疾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此“粪菌移植”可以将健康人粪便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中,重新建一个平衡 的微生态环境。主任介绍,正在考虑今后将粪菌移植规模化,保证粪便供者形成持续的状态,保证更多患者能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