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禁摩15年无果 专家:将摩的司机纳黑名单

05.07.2014  16:37

  昨日,晨报报道:厦门岛内“禁摩”15年,但摩的载客上路的现象仍然存在(详见晨报7月4日A2版)。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大家就“禁摩”提出了建议。

  建议1

  禁止给摩托车加油

  昨日王先生致电晨报热线8080000称,摩的载客屡禁不止,相关部门可以尝试从源头把关,禁止岛内加油站给摩托车加油,更不允许摩的司机用罐装购买汽油。

  根据规定,摩托车司机加油需要出示摩托车行驶证和驾驶员驾驶证,经验证后方可加油。个人一般不得罐装购买汽油,确实需要必须先申请、打证明,实行“实名制”登记。

  昨日,记者走访了厦门多家加油站。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摩托车来加油必须出示相关证件,否则不给加油。私人直接拿桶过来加油除非有证明,否则也是不可以的。

  交通专家吴亚章表示,岛内加油站禁止给摩托车加油,意义不大。“即使岛内限制摩托车加油,但岛外没有相应的限制措施,摩托车司机可以到岛外加油,载客问题一样不能解决。

  建议2

  帮助摩的司机转行

  有部分市民对摩的司机抱着同情的心态,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市民陈小姐说,摩的司机可能学历低,没有其他的谋生方式,为了糊口谋生才会开摩的载客。既然这样,社区可不可以对摩的司机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技能,进而帮助他们找到其他工作呢?

  对此,吴亚章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认定摩的司机就是社会弱者,对于一些摩的司机来说,开摩的载客比打工自由,且收入高,有时一个月大概能赚6000元。我了解到,之前有关部门曾采取过措施引导摩的司机就业,但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受约束,另一方面文化水平大多较低,所能从事的行业收入都较低,他们不愿意去。

  建议3

  设置黑名单进行威慑

  吴亚章表示,目前在岛内驾驶摩托车载客营运的,处3000元罚款。不过,现在的摩托车很多是组装的,一辆只要1000元左右。为此,摩的司机被抓,大多是选择舍弃车子不交罚款。

  吴亚章认为,禁摩仅靠罚款是不够的,最好设立诚信体系,将摩的司机的名字纳入黑名单,并且不定期公布。黑名单公布会对摩的司机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这样他们才会有所警醒。

  (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 见习记者 蔡樱柳)

【责任编辑:陈玲云】【值班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