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对话折射中美关系“深度融合”

14.07.2014  11:25

  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落幕。在过去一年来中美关系出现“螺旋式恶化”的背景下,中美能在对话和磋商中坦诚地交换看法,而且取得300多项破纪录的成果,切实推进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成为扭转中美关系下行态势的一个转折点。

  近1年来,中美两国“拌嘴”频繁,在海洋权益主权、网络安全、人民币汇率、亚太局势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即便如此,双方都意识到,两国对保持稳定的“21世纪最关键的关系”负有公共责任,在此基础上,双方都愿意更公开、更有力地表明各自关切,从而达成了空前广泛的共识,取得了空前丰硕的成果,可以凝练为以下三点:

  第一,阵容空前强大,对话领域空前丰富。今年首次同步举行战略、经济和人文三轨对话,磋商议题极其广泛,其中战略轨涵盖八大方面、经济轨三大方面、人文轨六大方面,体现出“三大支柱”——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平衡发展,也推动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开始步入“快马加鞭”式的新轨。

  第二,对话成果丰硕,中美军事合作成为新亮点。其中实质性成果之一,就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时间表”,承诺2015年早期启动负面清单谈判。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尽管下一阶段的谈判会非常困难,但双方都表明了要继续推进的决心和信心。

  此外,中美军事上的合作也是一大亮点。双方承诺致力于及早建立两军重大军事行动通报机制,并进一步就制定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加强磋商,增加两军联演联训,这对建立两军新型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推动,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

  第三,有效“管控分歧”正规化、实践化。在去年的中美年度对话中,中方曾用“夫妻关系”比喻中美经济关系,认为中美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今年,尽管两国关系出现不少问题、持续走低,但两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坚持合作、避免对抗的重要性,习主席再次提出,双方要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正是在这样的心态和前提下,双方都承诺将“建设性管控分歧”,并相互确认“将致力于危机管控和防范意外事件,通过加强在亚太乃至全球沟通,促进良性互动”。这就努力拨开了一段时间以来的阴霾,虽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歧和猜疑,但双方面对分歧毫不避讳对各自战略意图做了进一步阐述,有利于增进互信,把握方向。

  这次年度对话让中美关系重新步入“缓和期”,预示着中美关系将迎来切实有效管控分歧的新阶段,彰显了“利益攸关方”两国关系的“深度融合”。

  蒋 林(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林少斌】【值班编辑:林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