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年底前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25.11.2014  14:41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 孙博)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苏伟表示,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咱们国家已经开始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想问一下相关的运行情况怎么样,有哪些问题?还有,试点之后,其他一些省市对于碳交易所的建设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有消息称,我国不打算扩大试点,而是直接着手建设全国性的碳市场,想问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苏伟]: 碳交易现在是大家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提出要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此之前,“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过这几年的试点探索,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刚才解主任在开场的时候也简要介绍了一下市场运行的情况。通过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因为碳排放权交易还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采用,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积累经验,同时也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经过这两到三年的试点工作,7个试点从机制建设、法制建设、规则的建立、平台的建设都已经完成了,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已经陆陆续续上线交易了,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

通过试点,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的收获,首先是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对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大家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资源、价格方面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这是个社会基础,而且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整个社会大众对碳排放权交易了解得更多了,也更关注了,因为这件事情跟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带动节能低碳,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利益。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些规则、制度,也为下一步推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启动了相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的要求。通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告,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在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基本具备了,目前中央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我们按照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尽快出台,要搞碳交易离不开总量,我们要出台关于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其分解机制的方案,同时要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们正在抓紧往前推进,有望在今年年底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让碳排放权交易有个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宪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这肯定是个很长的过程,有个逐渐的积累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