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推进2015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
近日,厦门市推进2015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
一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全面理清创建思路。各区将本辖区个体工商户、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本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都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范畴,实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全覆盖,形成了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培训,典型示范,全面提高创建能力。全市共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2120场次,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人员156708人次;共收集各类标准化报道信息340篇,发表205篇,每期《安全生产周讯》刊登不少于一篇。市安委办依托市安全协会,开展了针对市、区、镇(街)安监部门、相关部门人员、企业骨干的标准化工作培训;印制张贴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公示牌共计7万余份,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累计召开425场示范观摩会,参会人员达38294人次。
三是创新思路,指导服务,全面提高创建效果。市安办强化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将各区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排名定期向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通报,并每半年向市分管领导报告进展情况。
四是提质重效,奖惩并举,全面提高达标质量。市安监局加大现场评审管理,针对现场评审不达标的60多家企业,由评审组织单位及时出具“不予通过”的书面通知并抄送各区安监局督促企业整改,经整改后已有26家企业通过现场评审达标;严格达标企业档案管理,实行“一企一档”,一式三份分别存档;对创建工作中不创建、不配合、消极应付以及已评审但未获得通过的34家企业,纳入市重点执法检查计划,帮助企业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以检查帮扶促进创建,并将评审达标的大中型工贸企业抄告相关管理和金融部门。
五是持续运行,提高绩效,注重达标后续管理。加强对达标企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的检查,保持其有效运行,规范达标后续管理。达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标准要求持续运行,并对运行情况每年进行绩效评估,按照PACD循环,持续改正不断提高。对管理滑坡不再符合达标条件或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的,撤销其达标等级,到目前对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的3家企业撤销了三级达标等级,并收回达标证书。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应达标企业7823家,已达标7518家,达标率96.1%,总体超额完成省安委会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电力、烟草、渔业船舶、文化经营、文物保护、民爆使用单位、建筑施工、农机等8个行业企业已全部达标;冶金等7行业大中型企业达标910家(二级28家,三级882家),达标率93.14%;小微企业已达标2641家,达标率92.5%。个体工商户共85808户,已完成73001户,创建率85%。市安委办委托国家安监总局信息中心开发的纵向覆盖市、区两级,横向覆盖所有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厦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即将投入使用。(厦门市安监局 陈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