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4年国际工程研究与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4年国际工程研究与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福建工程学院定于2014年5月24日在学校北区行政楼报告厅召开“2014年国际工程研究与教育研讨会”。会议将邀请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和大陆的八位国际知名的资深科学家到会做专题报告并与福建高校师生作学术交流。专题报告将涵盖控制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如 控制理论、航空航天与运动体、过程控制以及网络与其他控制科学 等,且集中讨论控制科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通过研讨会,福建高校的师生们将可以了解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最新科研动态,并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建立起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海内外科学家们亦可借机深入了解福建高校的科研现状,并找到合作的方向。科学家们之间也可深入探讨感兴趣的科研课题。真诚欢迎省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共襄盛举。
一、 日程安排 :2014年5月24日上午9点至12点30分。
二、会议地点: 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 福建工程学院北区图书馆(行政楼)报告厅。请在会前15分钟入场。
三、联系人: 陈老师
联系电话:0591-2286315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四、特邀嘉宾:
程代展,中国科学院教授
陈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黄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冯刚,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陈本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谢立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林宗利,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姜钟平,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福建工程学院
2014年5月9日
1
① 程代展教授,中国科学院
程代展教授,197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 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5 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系统科学所从事系统控制理论研究, 现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博导,北京理工大学督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控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返聘)。曾任国际杂志 Journal Mathematical Systems, Estimation, and Control,Automatica 及Asia Journal of Control 的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Nonlinear Control 的SubjectEditor;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IEEE (国际电力与电子协会) CSS (控制系统学会) 北京分会主席,IEEE CSS Board of Governor 成员,IFAC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政策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主编 (2008-2013),『控制与决策』副主编 (2006-2012)。IFAC 执委会成员 (2012-2014)。2006 年被选为IEEE 院士。2008 年被选为 IFAC 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哈密顿系统、混杂控制、布尔网络控制、博弈论等。已出版著作11 本,期刊论文230 余篇,会议论文140 余篇。1991 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唯一获奖人),2004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排名第二),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2005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2008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1 年 (与齐洪胜合作) 获 IFAC 授予的2008-2010 Automatica 最佳论文奖。
② 黄捷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黄捷教授,1977-1979 年就读福州大学电力工程专业,1979-1982 年就读南京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86 年。1990 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1991 至1995 年任职于美国工业界。自1995 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现为该系教授和系主任,及应用控制与计算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多所大学顾问、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科学顾问,香港科学馆名誉顾问等。研究兴趣包括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与自动化,神经网络与系统生物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等。在国际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80 余篇,专著两本。2004 年当选为IEEE 院士。2004 年获第八届国际控制、自动化、机器人与视觉会议最佳论文奖。2006 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成就奖。2009 年当选国际控制联合会(IFAC)院士。2010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1 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012 年获第九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会议SUPCON 最佳论文奖。黄捷教授现任或曾任多家国际著名控制期刊的编辑工作包括『国际鲁棒与非线性控制杂志』专辑主题编委,英国皇家『测量与控制学会会刊』顾问编委等,『信息与系统 .志』执行编辑,『亚洲控制杂志』编委,『中国科学(信息)』编委,『IEEE 控制系统会刊』编委,『IEEE 神经网络会刊』特邀编委。曾 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总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并在愈二十个重要会议做大会报告。曾任IEEE 控制系统协会杰出学术演讲人,IEEE 控制系统学会理事。黄博士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荣誉理事。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八届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第九届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第十届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关肇直奖”第五至七届评奖委员会委员,现为第八届评奖委员会副主任。
③ 冯刚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冯刚教授,分别于1982 年和1984 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1992 年至1999 年期间任职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和高级讲师;2000 年开始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及工程管理系,现为机械与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座教授,同时担任协理学务副校长。他曾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京理工大学),1997 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亚琛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应用,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以及智能控制。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50 多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Fuzzy Control Systems: A Model-Based Approach (CRC Press)。2007年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最佳论文奖,2003 年获得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f Neural Networks and Signal Processing 最佳论文奖,1997 年获得The 2nd World Congress onIntelligent Automation & Intelligent Control 最佳理论论文奖。冯刚教授为IEEE 院士,同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副主编;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C 和Mechatronics 的副主编;以及『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
④ 谢立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谢立华教授,1983 年和1986 年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任助教和讲师,直至1989 年。其后,赴澳大利亚Newcastle 大学攻读博士,1992 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92 年至今,他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现为该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和控制与仪表系主任。从2006 年至2010 年, 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鲁棒控制,传感器网络,网络控制系统,估计理论,信号处理,无人系统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250 余篇,专著五本和两项专利。获IBM 教授奖, 第六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七届国际信息、通讯、及信号处理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七届亚洲控制会议最佳论文奖和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最佳论文奖。担任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Systems-II,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等多个国际杂志的编委和IET 控制系列图书的主编。他目前是Unmanned Systems 的主编。谢立华教授是IEEE 院士,IFAC 院士和IEEE 控制系统协会杰出学术演讲人。曾任IEEE 控制系统学会理事。
⑤ 林宗利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林宗利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电机与计算机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曾任航天部511 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助理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长江讲座教授。林教授1983 年获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一九八九年获航天部502研究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一九九四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有应用。表专著4 部和学术论文400 余篇,其中包括期刊文章200 余篇。曾获美国海军研究总署青年科学家奖(1998)、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5)、亚洲控制会议Shimenura 青年作者奖(1997),以及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最佳论文奖(2013,与学生李元龙合作)。林教授曾为IEEE 控制系统学会理事会会员(2008-2011)、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和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三本学术期刊的编委,现为Automatica、Systems & ControlLetters、『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IEEE 控制系统学会非线性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Springer/Birkhauser『控制工程系列丛书』顾问编辑。林教授为IEEE 院士、IFAC 院士和AAAS (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
⑥ 陈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陈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IEEE 高级会员。1996 年5 月至1997 年6 月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作研究员,1993 年3 月至1993 年7 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做客座研究员,1989 年8 月至1990 年4 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总装备部某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系统与控制』丛书副主编、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执行编辑,Journal of Contro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Control andCommunications、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自动化学报』、『信息与控制』、『火力与指挥控制』等期刊编委,“工业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动态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多指标优化与多目标决策及其控制等研究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面向应用将在该领域的研究与装备系统建设密切结合。近年来,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一等奖3 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 部,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7 项和软件著作权25 项。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⑦ 姜钟平教授,美国纽约大学
姜钟平教授,1988 年获武汉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89 年获法国巴黎南大统计学硕士学位,1993 年获法国高等矿业大学自动控制与数学博士学位。其后在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9 年受聘于美国纽约科技大学(现合并成为纽约大学工学院),现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稳定性理论、鲁棒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及其在通讯网络、欠驱动力学系统、多智能体和系统神经学中的应用。在数学与控制领域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150 多篇国际期刊论文,是专著『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镇定』(Springer, 2011)和专著『动态网络的非线性控制』(CRC Press, 2014)的合作者。有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最新研究工作获得2008年智能控制和自动化世界大会的最佳理论论文奖(与王沅教授合作),获得2011 年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最佳论文奖(与刘腾飞和David Hill 教授合作)和2013 亚洲控制会议的最佳青年作者奖(博士生姜宇为第一作者)。目前担任多家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是控制与决策国际英文期刊的执行主编。基于他的研究工作,姜博士于1998 年获得澳大利亚伊丽莎白二世杰出研究奖,2001 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就奖。2005 年获日本科学振兴会研究奖,2007 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杰出华人研究奖(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2008 年当选为IEEE 院士。2009 年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大学)。2013 年当选IFAC 院士。
⑧ 陈本美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陈本美教授,1983年获厦门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贡扎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1991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1983到1986年在广州华南计算机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1992到1993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助理教授;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以及控制、智能系统和机器人领域主任,淡马锡(国防)实验室控制科学组主任。2010年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目前主要研究无人系统,系统与控制理论和应用,以及金融市场建模等课题。2013年起任国际期刊『无人系统』主编和『控制理论与技术』副主编,曾任或现任多家国际学术刊物编委,其中包括美国『IEEE自动 控制汇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期刊『自动化』,英国『测量与控制学会汇刊』,加拿大『控制与智能系统』,荷兰『系统与控制通讯』,『亚洲控制杂志』,以及中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前沿』。在国际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论文300余篇,并在纽约和伦敦等地出版了英文专著十余部,其中三部先后被译成中文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出版。陈本美博士于1997年获韩国汉城第二届亚洲控制会议最佳示展论文奖;2001年获新加坡工程师学会杰出工程成就奖;2004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第五届亚洲控制会议最佳工业控制应用奖;2009年获中国香港第七届亚洲控制会议最佳应用论文奖;及2010年获中国济南第八届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世界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陈博士的无人机团队在国际竞技赛中多次获奖。2007年当选美国IEEE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