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肝移植重获新生 11年后把女儿培养成护士

30.12.2015  11:12

  11年前,江艺做完手术和李占在的合影

  李晓慧在工作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句话对三明的李占在来说,分量尤为重。11年前,李占在因肝硬化到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在医生护士无微不至的照顾及帮助下,他幸运地获得第二次生命。为了感恩医生护士,带着11年的寄托,他送女儿上卫校,培养成为一名护士。

  今年7月,女儿毕业后,他终把女儿“”回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

  危在旦夕接受肝移植

  受到照顾心存感激

  “经历了不幸的人生,又得到了万幸的新生机会,我一辈子都感恩。”昨日,身在三明的李占在在电话中和东南快报记者说起这11年来的心路,言语间透着满满的情怀。他说,是病痛让他与从未相识的医生和护士结了不解之缘,让他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恩。

  李占在说,1994年,他当时在三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2004年,李占在的肝硬化发展至末期,发展为失代偿消化道出血阶段,常规的内科治疗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当时我真的觉得生命没有希望,整个人已经没有任何生命力。”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李占在需要接受肝移植,这是他康复的最后希望。在辗转寻找,李占在在妻子陪同下来到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找到了肝胆外科主任江艺,并开始排队等待肝源。很快,李占在等到了配型成功的肝源。江艺作为主刀医生,为他进行了肝移植。

  “手术后,我住在重症监护室半个多月,年轻的护士替我翻身擦洗,像照顾小婴儿一样,那时我真的很感动。”手术后的李占在,没有料到护士会这么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他说,因为肝移植手术,家里已经没有钱了,缴交住院费都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江艺向医院申请,为李占在申请了部分减免,这让李占在更心存感激。

  很快,他身体就恢复得差不多,并出院了。

  女儿13岁起寄托心愿

  毕业就“”回医院

  李占在接受肝移植手术时,女儿李晓慧才13岁,那时的她对父亲的疾病还懵懵懂懂。

  在住院期间,看着福州总院肝胆外科的护士们对自己悉心照料,李占在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女儿能成为一名护士,那应该是很光荣的事情。于是,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也得到了赞成。

  “那时候我只记得,爸爸去了福州很长一段时间,回来就说让我以后当一个护士。”李晓慧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后来爸爸妈妈经常给她讲在总院接受帮助的事情,并开始灌输当护士的思想,慢慢地她也认同了这样的想法。

  这11年间,李占在带着寄托,教会女儿感恩。他说,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如果女儿能成为一名护士,如果合适回到总院肝胆外科当护士,能像当年父亲受照顾那样,全心全意照顾别人,这也是一种回报,也了却多年的一个心愿。带着这份心,5年前,他把女儿送到三明卫校读护理专业,后来又继续读了大专。

  前年春节,李占在胃出血,又到福州总院住院,李晓慧在医院陪护。看到了护士对父亲的精心照料,更坚定了她当护士的决心。今年7月份,李晓慧毕业了。李占在关注到福州总院招聘护理人员的消息,就提议让女儿去应聘看看。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晓慧投了简历,直接选择了肝胆外科,并成功应聘了。

  “当时面试官问我,为什么选择肝胆外科,我说这个科室对父亲有恩,我对这里有感情。”已工作近半年的李晓慧已经喜欢上了护理这份工作,她说能在肝胆外科工作,把病人护理好时,也觉得很值得。记者 黄淑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