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历史“跨湖桥独木舟”首次成功复制并试航

12.07.2015  04:52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漳州7月11日电 (黄辉全)11日“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拥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独木舟”在福建东山完成首次复原试制,并下海成功试航。

  “跨湖桥独木舟”因2002年出土于中国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而命名,它是中国乃至亚洲考古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独木舟,故有“中华第一舟”、“亚洲第一舟”之美誉。

  据中国远古航海研究者、逆旅海洋文化记录研究工作室发起人周海斌介绍,此次下海试航的“跨湖桥独木舟”分为“单体式”和“单边架式”两种舟体形制,它们的复原试制、试航成功,从实验考古学的角度验证了中国航海文明史至少可上溯至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航海民族之一”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最早的关键证据。

  此次“跨湖桥独木舟”的复原,在形制结构设计等学术研究工作以及下海试航方面由该项目发起人周海斌主导进行,而复原制造则由“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保护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添才主理。整个复原调研、试制过程历时超过1年半的时间。

  据悉,该独木舟的复原形制结构设计参考了跨湖桥独木舟的出土状况,并结合此次学术研究过程中最新发现的一块跨湖桥遗址陶器上的疑似船形纹饰图案进行的。在复原材料方面,未使用任何金属材料,全部使用木、竹、芦苇、蒲草等原始的天然材料;在学术研究方面,将实验单体独木舟、单边架式独木舟、双边架式独木舟等多种可能形制,同时结合不同舟体形制实验不同的风帆形制。

  周海斌表示,2002年跨湖桥独木舟出土后,由多位专家学者认为,“跨湖桥独木舟”很可能是一艘具有边架结构的复合型独木舟,而具有边架结构的复合型独木舟是广泛分布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岛人”独特的航海工具。因此,此次边架式跨湖桥独木舟的复原试制开启了“边架式复合型独木舟起源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及探讨,同时也为“南岛人起源于中国”之学术观点在航海工具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证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