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找到16年前恩人厂长 两家相约本月相聚榕城

20.08.2015  11:44

  胡建国、孙桂芹夫妇和孙女合照

  核心提示 时光荏苒,当16年前的合影和海都报一道摆在面前,胡建国脸上的微笑,抽动着他微微斑白的胡须,也抽动着他脑海里的丝丝记忆,“没想到啊,真没想到,当年像女儿一样的小女孩已经是这样了……

  他没想到,做厂长时,那滴水般的一句寻常鼓励,落入16年前的打工妹张瑜玲心中,能将她由内而外地再造;他更没想到,意外失联后,“小女孩”还如此记挂着他们夫妻俩。

  16年前的打工妹,16年后的公司高管,身份转变,但张瑜玲感恩之心不变,她找寻恩人的多年坚持,在海都报的帮助下,短短一天就有了结果:恩人厂长胡建国夫妇,现住在福州金山;昨日上午,经热心读者牵线,海都记者协助,这段十多年相互寻觅的思念,这段如亲恩情,终于重拾交集。

  根据张瑜玲的计划,本月内她就将带着一家人,来榕城探望恩人厂长一家。

   没想到“女儿”如此记挂

  胡建国、孙桂芹(孙利琴系张瑜玲记忆有误)夫妇都已年过六旬,身体和气色都很好,家中布置得古色古香。记者到访时,夫妻俩正看着海都报,报纸上的合照虽然模糊,但胡建国却记着照片中每一个人的名字。采访中,夫妻俩的手机不断响起,“都是看了报纸的亲朋好友。一大早就有人打电话来,说要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还纳闷呢。真没想到,10多年了她还在找我们!”孙桂芹笑着说。

  胡建国说,夫妻俩都是辽宁人,最早随父母在齐齐哈尔生活。早年国家号召“工厂办大学”,胡建国在青海重型机床厂读自动化专业并工作,孙桂芹在另一家大学读机械设计,之后沿海经济特区设立,两人根据组织安排,于1991年至福州,在“福新显像管”工厂工作;1995年时被调去深圳,此后遇上了张瑜玲。

  “她是个特别努力的小女孩,聪明又不服输。”胡建国回忆,张瑜玲刚到工厂时,是厂里年纪最小的女孩,“当时,组装录像带流水线的速度是1.47秒完成组装工作,很快,但她立马就上手了。偶尔出错了,她下班时还会哭鼻子,不过她一边哭,一边自己修整学习。我们夫妻俩没女儿,见她性格好又上进,就当她是女儿看待。

  胡建国说:“我们没想到,当年的经历会给小张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更没想到,她一直这么记挂我们。真的很惊喜,感觉这是失而复得的亲情。

   北京一聚难忘深圳寻人无果

  深圳的工厂倒闭后,胡建国夫妇又被调回了福州,当时住在晋安区浦下村附近,张瑜玲母亲的纸条上,写的就是这个地址。胡建国说:“不过,我们很早就搬到仓山这边来了,当时的座机号码和地址也就没用了。

  胡建国说,他和张瑜玲的最后一次见面,是约2001年时在北京。那时,张瑜玲到北京打拼,他去出差时,特地在胡建国的妹妹家中见面,“我还记得,那时她特地下厨给我做了一桌菜,再之后,就没再见过面了。”夫妻俩看着报纸上张瑜玲的近照,十分感慨,“已经10多年了,怕是在街上遇见,我们都认不出来了吧!

  张瑜玲返回深圳后,胡建国还曾去找过她,但发现电话已打不通了。“我找了一些老同事,但大家都和小张失去了联系。看了报纸才知道,是因为手机丢了的缘故。

  再后来,胡建国夫妇随朋友在江苏打拼,在工厂中做技术顾问,为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一家子也度过了一段略艰难的日子。两个儿子毕业后,都选择在福州工作成家,老两口有了两个孙女,为照顾她们,孙桂芹先从江苏回到了福州,胡建国是一个月前刚“退休”回来的,“也是巧得很,不然还不太好找到我”。

   两家本月相聚榕城

  “太谢谢海都报了,我感觉就和做梦一样,找了十多年都没成,这次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没想到一天就找到了!”得知胡建国夫妇找到了,张瑜玲的声音里满是兴奋,不断询问恩人夫妇身体好不好,看到记者拍摄的照片中的胡建国夫妇后,直说“他们夫妻俩还是那么有气质,孙阿姨几乎没怎么变”。

  张瑜玲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告诉了家人,一家人都决定要到福州来“认亲”。“最快在这个周末,最晚在月底前,我们计划一家人到福州。当年我妈妈来福州时,阿姨给她做了好多海鲜,我也好想吃阿姨做的菜……